2022-09-17 11:18:48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2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1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树木的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当树木成片、成林栽植时,_____,而且由于林 内、林外的气温差,林外的热空气上升而由林内的冷空气补充,______,______,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而在冬季,由于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大,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小,____,所以在树木较多的小环境中,___。 ①能够降低皮肤的温度②气温要比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高一些 ③不仅能降低林内的温度 ④可以形成对流的微风 ⑤空气流动大、散热快
答 案:C
解 析:“不仅”和“而且”搭配,所以“③”填在第一个空。首句提到树木可减少辐射热,故最后一句应为总结句,选②,运用排除法,故答案选C。
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在异乡求学时,我()过一首歌。每当夜幕降临,我就关上房门,打开录放机()播放。伴着熟悉的旋律,()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
答 案:B
解 析:从整段意思来看,第一个括号处填“喜欢”更合适;“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 不能自拔,为贬义,用在第三个括号处不合适,排除A、C两项。故答案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答 案:B
解 析:A项“发展和重视”应改为“重视和发展”;C项应该在“由”后添加介词“从”;D项“消防车……放弃休假”不妥。
多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形。 A项中“幅射”的“幅”应改为“辐”,“不付众望’’的“付”应改为“负”。B项中“砥励”的“励”应改为“砺”,“一愁莫展”的“愁”应改为“筹”。C项中“挑畔”的“畔”应改为“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答 案:D
解 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辨识病句的能力。应试指导:A项重复累赘,删去“的误区”;B项“与否”与“苛求”前后不照应;C项搭配不当,“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是“道路”,应将“道路”换作“途径”、“方向”等。
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D
解 析:A项应为可能;B项增至应改为增加;C项未指出仅在航天领域。
主观题
1、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案:推测王先生的意思,难道是喜爱别人的优点,以至于虽然只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连带重视他的故迹吗?也许想推广他的事迹,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吧。
2、吹鼓手们是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的?对“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7分)
答 案:从原文“他们人前是农民,人后还是农民”可以看出吹鼓手给自己定位的身份是农民。“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是说当吹鼓手是他们谋生的一部分,并且是除种地收入之外,最后一笔收入。(意思对即可)
3、“一转身”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哪些表达效果?
答 案:(1)强调了时间、生命过程的流逝之快。(2)反复点题,突出中心,提醒人们珍惜时光,珍视人际交往。(3)把“一转身”当作行文线索,使文章行文流畅,结构严谨。
写作题
1、《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荀子》说:“修身自强。”古人的这些论述,是不是在你的心里产生了共鸣?根据以上论述,结合自己的体会或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答 案:
①评分时依据上表分项分等给分。②文不对题或文理不通的文章不分项给分,给1-6分的综合分。
③内容得分为四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一等的分数;内容得分为五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二等以上的分数。
④字数不足600的,每少30字扣一分;字迹潦草、有错别字、有标点错误的,酌情扣1-5分。
⑤内容有严重问题的,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