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12:29:16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4月0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答 案:C
解 析:A项逻辑顺序错误,应将“健全”与“建立”互换位置;B项“粉煤燃烧”后应加“技术”;D项应先说外观漂亮,后说“价格实惠”,以与最后的分句保持连贯。
2、填入下面括号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海面上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击着灯塔下的石矾。
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③以至完全寂静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⑤像森林呼啸
答 案:D
解 析:根据“有时”的前后呼应,“以至”“继而”“再后来”等,所提示的顺序,可推出选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②大多数人不会留意到,每一项这样的工程(),都会留下一片建设者的坟茔,他们不再魂归故里,而是永远与这伟大的工程相依相伴。
③互联网并非()、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潮流。
答 案:A
解 析:“曼延”,连绵不断,“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①句对象为“山路”,应用“曼延”。“告馨”,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告竣”,宣告事情完毕,多指较大的工程。②句对象为工程,应用“告竣”。“一呼百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自上而下〞,从上到下,从上级到下级,,从中央到地方。③句根据语意,应用“自上而下”。
主观题
1、作者认为王義之书法艺术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句)
答 案: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第一段文字主要采用了()论证法和()论证法。
答 案:举例;引用
3、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深度是作品的激活之点”是指什么?
答 案:文艺具有与人类同悲欢共命运的境界。
写作题
1、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2、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3、一个旅人,在茫茫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又渴又饿地倒下了。求生的本能驱使他扒身下的黄沙掘水,他扒了许久,扒出一个洞,仍没有见到水,就灰心地倒在一边等待死亡。后来,又有人从这片沙漠经过,发现了他的尸体和洞,人们在洞里再扒了几下,就见到了潮湿的沙土;再扒,就见到了水。人们慨叹地说:“躺着等死,不如死在挖掘之中。遗憾的是,他已经来到了成功之门,却没有进去。”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自身体验,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答 案:按要求进行写作,言之有理即可。
简答题
1、文中括号中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案:(1)比喻(2)形象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的重要意义,真切表达了作者对失去母亲的忧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