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07日

2025-01-07 12:26:17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0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句子括号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乔安山被诬陷、被误解的遭遇,只能说明社会风气有待净化,用人心惟危来概括,显然(有失偏颇)。
  • B:他把这些年计算机发展的最新信息,(一览无余)地告诉了我。
  • C: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小时。 
  • D:家庭温暖,事业有成,李容却突然皈依佛门,让人(不可理喻)。

答 案:A

2、下列选项中可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 A:玻璃的功能和用途
  • B:人造骨的最好材料——结晶玻璃
  • C:玻璃家族的不断扩大
  • D:玻璃与人造骨

答 案:D

解 析:文章第二段主要说的是“一种令人振奋的开发成果就是结晶玻璃”,第三段的第一句就谈到“结晶玻璃的最大应用在于制作人造骨”,接下来主要谈的是结晶玻璃制作人造骨的优越性。

3、电磁波已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令人防不胜防。 电磁污染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型电磁污染源与人工型电磁污染源。前者来源于某些自然现象,以天电所产生的电磁污染最为突出。后者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如高压系统)、电子设备与电气装置。
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另外,由于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为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感应涡流,也会产生热。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
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发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鉴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列为环境保护项目。
属于自然型电磁污染源的一项是()。  

  • A:家用电器
  • B:高压、超高压系统
  • C:雷雨天气
  • D: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

答 案:C

主观题

1、本文以“雾”为线索,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雾景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有的要略加改造)填入下面的框内。

答 案:黑夜——早晨——日出——傍午

2、“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实际上说出了后人对宋诗态度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  

答 案:或被贬得一无是处,或被褒上了天。  

3、开头两句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三、四两句,一个弃”字,表现了孟浩然怎样的感情。

答 案:开头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无限敬仰之情。一个“弃”字,把孟浩然对于效力朝廷和归隐山林的态度强烈地对立起来,表达了对封建王朝的厌弃。

写作题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3、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简答题

1、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  

答 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村里男子踏水的不易,突出地表现了人们愈加渴望下雨的心情。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