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12:42:46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2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缺失成分导致搭配不当,应当是“弘扬北京冬奥会精神”
2、下边加点字的读音都错的一项是()。
答 案:C
解 析:濒:,械:
,谥:
,狩
3、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文章第四段可知,癌利用内置于免疫反应中的制车“CTLA-4”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由文章第五段可知,癌细胞通过一种与T细胞表面的PD-1匹配的互补蛋白,欺骗T细胞,免于被杀灭。
主观题
1、文中对“他”外貌衣着的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案:表现了这个贵族接近僵死的躯体和已经僵死的灵魂。
2、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答 案:尾联表达了诗人寻访道士不遇的惆怅和失落。诗人以问讯的方式,侧面描写“不遇”的事实,又以再三倚松寄写内心惆怅,笔势迂回,感情流转,令人回味无穷。
3、开头两句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三、四两句,一个弃”字,表现了孟浩然怎样的感情。
答 案:开头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无限敬仰之情。一个“弃”字,把孟浩然对于效力朝廷和归隐山林的态度强烈地对立起来,表达了对封建王朝的厌弃。
写作题
1、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简答题
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