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0 12:21:32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1月30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关于台湾地形、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我国台湾地区的地形、气候等知识点。浊水溪、淡水河流经台湾西部平原,台湾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与同纬度大陆相比,台湾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较低。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文件是( )。
答 案:D
3、其诗有“诗史”之称的唐诗作者是( )
答 案:C
解 析:有关唐诗的知识要点除了本题的选择是杜甫之外,还经常问“诗仙”是谁?或者让考生选择留存到今天的唐诗共约有多少首等。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说的是他的很多诗都反映了历史的背景与史实,这说明杜甫的诗具有关注当时社会的特点,与李白飘逸若仙的诗风完全不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的繁荣时代,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字太白,盛唐诗人,后人称他为“诗仙”,代表作有《蜀道难》等;杜甫,字子美,他的诗被人称之为“诗史”,后人称他为“诗圣”,代表诗句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白居易,字乐天,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代表作有《卖炭翁》等。
4、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主要是()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南美洲的居民等知识点。南美洲居民主要由混血种人、印第安人、白种人、黑种人构成,其中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于()。
答 案:A
主观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岛以东是()半球,以西是()半球。(2)此岛地处()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此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边界
(3)此岛以西隔丹麦海峡与()洲相望;附近有()洋流和()洋流经过。
(4)此岛()资源丰富,首都因此被称为“无烟城市”。
答 案:(1)东;西(2)亚欧;美洲;生长(3)北美;东格陵兰寒流;北大西洋暖流(4)地热
解 析:本题首先考查通过经纬网和岛屿形状定位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世界地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半球划分、板块构造学说、洋流分布等。
2、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
答 案:(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示意的农业区(M)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L湖为该省级行政区最大的淡水湖。
(1)简析M地成为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R河流图示河段的流向与主要补给水源。
(3)简述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答 案:(1)(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接近水源区,水源较充足。(2)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湖泊水。(3)环境问题:人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泊水质下降;土壤次生盐碱化
4、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上道光帝书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放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英国内务大臣罗素向议会说明英国开战的目的:“为商务监督及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与虐待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在恐吓与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损失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使今后免受暴虐与残忍的待遇,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
回答:
(1)鸦片的输入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林则徐从什么立场提出严禁鸦片的主张?
(2)罗素是怎样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他极力掩盖了什么问题?
(3)结合你所了解的史实,全面地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答 案:(1)鸦片输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严重危害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也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站在维护清朝统治的立场,林 则徐主张严禁鸦片。 (2)诬蔑中国人民禁烟的反侵略斗争是“暴行”,掩盖罪恶的鸦片贸易活动。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禁烟活动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5、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答 案:背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党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国内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主要内容: (1)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会还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开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