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05日

2025-02-05 12:34:48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0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一些同志目光短浅,工作中是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 B:在那个车马如潮的十字路口,我们经常看见年过半百的一位退伍军人,在指挥着行人。
  • C: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是《红楼梦》,《红楼梦》的影响一直到今。 
  • D:他孜孜不倦地写作,创作出大量的作品,硕果累累。

答 案:A

2、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了我的眼帘。  

  • A:映入
  • B:进入
  • C:深入
  • D:跃入

答 案: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 B: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出的新产品,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 C:从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
  • D: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答 案:D

主观题

1、这首词写景叙事层次分明,而且善于将历史与现实、景物与人物、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回答以下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说“千古风流人物”被“浪淘尽”,是基于一种什么联想?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是一种什么语气?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赤壁的景色的?

答 案:1.作者将历史也想象成一条长河,用东去的长江水来计量时间,把人事变迁与水的流逝联系起来,在叙事上,完成了由现实景物到历史人物的转变。 2.“人道是”是一种不确定的猜测语气,表明了作者不太深究历史的真实,借事兴感的情怀。 3.“乱石穿空”是从形的方面写景;“惊涛拍岸”是从声的方面写景;“卷起千堆雪”,是从形色两方面写景。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答 案: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后人“深造美德”,不可废学。

3、在对待模仿与创造的关系上,文中指出了哪两种错误倾向?(每种均不超过10字)  

答 案:(1)不模仿而求创造。(2)安于模仿而不求创造。  

写作题

1、(作文)  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那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曰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根据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作文)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