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2月17日

2025-02-17 12:20:24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2月1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红海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 
  •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问
  • D:两个大洋板块之间

答 案:C

解 析:该题看似考查含盐度最高的红海盐度问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地球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基础知识,以及其现在海陆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不难看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构造带上,所以C选项正确。

2、下列各项关于汉武帝政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 B:颁布推恩令
  • C: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 D:派张骞出使西域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政绩。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实现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具体如下:(1)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大量选拔人才,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维护封建秩序。(2)经济方面:改革币制,推行全国法定货币;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等。(3)军事方面:出兵匈奴;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4)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创作出()

  • A:《雷雨》
  • B:《子夜》
  • C:《家》
  • D:《狂人日记》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4、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事件是()。  

  • A: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 B:处死查理一世
  • C:成立共和国
  • D: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

答 案:A

解 析:本题要求考生对“君主立宪制”有准确的理解。所谓“君主立宪制”,首先要有君主存在,但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如此说来,无论是处死查理一世,还是成立共和国,抑或克伦威尔担任“护国公”时期,都没有君主在位;因此选项B、C和D都可以被排除,只有A项是正确答案。  

5、在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层次较多的是()。

  • A:吉林长白山
  • B:台湾玉山
  • C:江西庐山
  • D:山东泰山

答 案:B

解 析:该题主要考查对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别与山地所处纬度位置、山地海拔高度间关系的理解。山地所处纬度越低,山地海拔越高,垂直带谱层次越多;反之,就越简单。选项中台湾玉山纬度最低,海拔最高,故判断B选项为正确答案。  

主观题

1、读图2.6.4,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山脉,其形成原因有:终年受______带控制,南北有高原,西有______山脉,平原广阔,并向______敞开;______信风和______信风都可进入;沿岸又有______流经。 (2)B、C两地位于大陆西、东岸。B地是______气候,C地是______气候,使B、C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 案:(1)热带雨林;赤道低气压;安第斯;大西洋;东北;东南;暖流 (2)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安第斯山脉的屏障作用

2、清朝前期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答 案: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1690年,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进军内蒙古。康熙帝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的军队;1696年,在昭莫多再败噶尔丹。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2)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18世纪中期,天山南路的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平叛后,清政府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清政府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须经中央政权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3、读图(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

答 案:(1)小麦;水稻;棉花;茶叶;黄麻 (2)地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水旱灾害频繁

4、阅读下面材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2)从所列内容看该宪法的特点是什么? 
(3)该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 案:(1)该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该宪法的特点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3)该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5、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事例,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答 案:主要事例有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和组成北约等。丘吉尔的演说公开主张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土耳其为由,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借援助西欧经济复兴之名,以经济援助为手段,稳定西欧,控制西欧;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组成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苏联进行冷战。

解 析:本题以叙述史实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都有哪些事例,然后对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加以概述即可。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进行思考,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和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进行遏制和在全球进行扩张的政治宣言;“马歇尔计划”是这一宣言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而组建北约则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现。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