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23日

2025-02-23 12:23:25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根据文意,属于“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的依据的一项是()。  

  • A:“鲜”和“五味”相比,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和只可意会的味型。
  • B:在一些人看来,“鲜”就是将新鲜的鱼和羊一同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
  • C:从“鲜”的定义看,“鲜”最初主要泛指鱼类和新鲜,从未被作为一种味道。
  • D:在中国人的味觉感受中,“鲜”被用来泛指或描述食物所具有的美味或风味。

答 案:C

2、下列词语中括号里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投(降);(降)低;(降)龙伏虎
  • B:记(载);装(载);千(载)难逢
  • C:(哄)骗;起(哄);(哄)堂大笑
  • D:(埋)没;(埋)怨;(埋)头苦干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字音。 A项中三个“降”读音分别是“xiáng”“jiàng”“xiáng”;B项中三个“载”读音分别是“zǎi”“zài”“zǎi”;C项中三个“哄”读音分别是“hǒng”“hòng”“hōng”,全都不相同;D项中三个“埋”读音分别是“mái”“mán”“mái”。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解、协教、遣、
  • B:对、样、订、场、点 
  • C:位、停、漂、淡岸 
  • D:颠、倾、倒运、

答 案:A

解 析:A项调遣读;B项均读;C项均读;D项均读

主观题

1、你如何评价这个年轻人?  

答 案:这个年轻人是一个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去追问生之意义的人。

2、作者认为王義之书法艺术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句)

答 案: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3、第2自然段用柏拉图和匹夫匹妇两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不超过24字)  

答 案: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或:文人要成为文人,就需要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或: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是作者特有的本领。

写作题

1、(作文)  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那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曰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根据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 案:作文略

3、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文章开头第二段对大旱场景进行了描写,试分析其特色。  

答 案:作者从久不落雨、骄阳暴晒、河塘干涸、野草枯黄等自然现象写起,表现大旱的情形,表现了干旱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渲染了一种悲怆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惶恐焦虑的心态,抓住了读者的心,为后文云霓出现时的惊喜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后文大热和大旱的象征意义的揭示做了铺垫。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