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12:14:08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3月2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答 案:D
解 析:该题考查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A、B、C项做法可有效保护湿地、森林和草场,以达到保护资源与环境的目的;而禁止采矿的做法则有因噎废食之嫌。
2、留尼汪岛()。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该河流的径流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且其位于天山北麓,故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和湖泊水对河流的补给比较稳定,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发生巨大波动;持续性降水对河水的补给也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出现较大的日变化。
3、北朝成书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答 案:B
解 析:《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贾思勰是农学家。祖冲之是南朝数学家,其著作为《缀术》,其最大的成就是空前精确地计算圆周率。范缜为南朝的哲学家,与农学无关。沈括是宋朝人,也非本题要求的选项。
4、引发下列环境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森林减少的是()。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与森林相关的环境问题。森林具有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多种环境功能。森林减少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制冷剂释放出来的氯氟烃类化合物所致,它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与森林的减少没有关系。正确选项为A。
5、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被送上断头台的君主是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王查理一世的统治。国王查理一世于1649年被处死。
主观题
1、读图(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
答 案:(1)小麦;水稻;棉花;茶叶;黄麻 (2)地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水旱灾害频繁
2、试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答 案:背景:(1)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幕府统治严重危机。(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3)外国入侵,民族危机严重。(4)倒幕运动。 内容:(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很快走上扩张道路。
3、读图4,完成下列要求。
(1)著名的石油生产国:A__________;D__________;C__________。 (2)著名的蔗糖生产国:D__________;E__________。
(3)F__________海;G__________运河。
(4)A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输出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答 案:(1)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 (2)古巴、巴西 (3)加勒比 、 巴拿马 (4)现代化、地区生产专业化、农产品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图上进行国家定位。根据图形轮廓,A是美国,B是墨西哥,C是委内瑞拉,D是古巴,E是巴西。
4、1941年到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解放区的困难?
答 案:(1)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税交息的土地政策,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2)根据地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并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1942年,中共开展了整风运动。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除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5、阅读下面材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2)从所列内容看该宪法的特点是什么?
(3)该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 案:(1)该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该宪法的特点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3)该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