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12:24:57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5月1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图3为四条气温年变化曲线,关于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等知识点。图中①曲线全年各月气温均接近30°C,符合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②曲线气温年较差小,最低气温不低于0°C,符合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而莫斯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③④两曲线的气温值都很低,全年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0°C以下,应该符合南、北两半球极地地区的气候特征,与悉尼、纽约的气温变化不符合。
2、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答 案:C
3、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基本瓦解是在20世纪()。
答 案:B
4、以下史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③五四运动 ④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答 案:B
解 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之一。具体来说: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形式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国共两党的共同推动下,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开始北伐。
5、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被称为“亚洲的觉醒”。其中的重大事件包括()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亚洲的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是其中的代表。
主观题
1、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对其做出简要评价。
答 案:(1)措施: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把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在自己一人手里;中央政府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军事事务;推行郡县制度,郡县长官有皇帝直接任免。 (2)评价: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
2、简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答 案: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均在这个时期发明和被广泛使用,并传到了欧洲等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欧洲人使用活字排版印刷早了400多年;我国宋代指南针已经普遍用于航海,后来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十二气历”早于英国800年;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准确计算出一年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几乎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火药在宋元时代被广泛用于军事,传到欧洲后,启发了近代化学的产生。这些均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遥遥领先于世界,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中国古代文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下图(图7-6)是我国中部某地区图,读图分析:
(1)图中城市①的名称是____,铁路线②的名称是____铁路。 (2)本地区位于____工业地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成员变化的了解。从战前两大集团组成到战争爆发后,两大集团特别是协约国集团出现了很大变化,几个重要国家相继加入其中,使这个集团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占有优势,从而赢得了最后胜利。同时,集团成员的变化也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勾结与交易;深入分析成员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透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意大利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从同盟国集团退出后加入另一个集团的;而日本和美国都是在大战后期加入的,明确了这一区分有助于记忆。
答 案:(1)武汉 京广(2)长江沿岸(或长江中游)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丰富 (3)水稻洪涝(或者伏旱)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成员变化的了解。从战前两大集团组成到战争爆发后,两大集团特别是协约国集团出现了很大变化,几个重要国家相继加入其中,使这个集团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占有优势,从而赢得了最后胜利。同时,集团成员的变化也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勾结与交易;深入分析成员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透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意大利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从同盟国集团退出后加入另一个集团的;而日本和美国都是在大战后期加入的,明确了这一区分有助于记忆。
4、读图2.6.4,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山脉,其形成原因有:终年受______带控制,南北有高原,西有______山脉,平原广阔,并向______敞开;______信风和______信风都可进入;沿岸又有______流经。 (2)B、C两地位于大陆西、东岸。B地是______气候,C地是______气候,使B、C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 案:(1)热带雨林;赤道低气压;安第斯;大西洋;东北;东南;暖流 (2)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安第斯山脉的屏障作用
5、读图2.3.4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是:Ⅰ______;Ⅱ______;Ш______;Ⅳ______。 (2)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的原因是______。
答 案:(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2)赤道横贯中部,南北所跨纬度大致相等,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对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