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7月11日

2024-07-11 11:30:34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7月11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关于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中期的游记散文
  • B:文中的“故都”指六朝古都南京
  • C:文章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赞美了故都的秋天
  • D:文章通过对比手法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答 案:B

解 析: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故都的秋》一文。作者通过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景物描写和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彰显出故都秋色的浓郁。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2、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

  • A:醉翁
  • B:永叔
  • C:六一居士
  • D:易安居士

答 案:C

解 析: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修曾自言:“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故自号六一居士。

主观题

1、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案:河伯的心态变化:河伯一开始看到“两涣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的景象时,是一种沾沾自喜的心态,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然后“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之后,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便开始为自己以前的沾沾自喜而感到惭愧。

2、文中对话,反映出两个人物各自怎样的性格?

答 案:文中对话反映了冯谖深谋远虑,做事果断的性格,未经孟尝君允许便烧掉百姓的借契为其买“义”;对冯谖的行为表示不满意反映了孟尝君胸无远见,贪图眼前小利的性格。

填空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作题

1、题目: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行百里者半九十”指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是说离成功越近越不能松懈。弄清题目含义后,写作可就“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原因,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种半途而废等方面展开。【经典事例】
1950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精疲力尽。就在剩下最后一英里时,她的意志动摇了,强迫护卫把她拉上了随行的小艇。小艇瞬间到达了对岸,她看到海滩上欢呼等待的人群。到此时她才知道,她距成功只有短短的一英里!她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名人名言】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3.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梁启超
4.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沉思着……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题题眼“变迁”。变迁的表象背后有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思想解放等诸多深层次原因。行文之前要给整篇文章确立一个中心论点,可运用多种论证方式进行论证。文章要以议论为主,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经典事例】
1.在默片时代,卓别林不说话,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到了有声片时代,就算是影帝和影后扎堆,倘若只演不说,也会遭遇票房滑铁卢。此一时彼一时也,并非以前的观众好糊弄,后来的观众是刁民。时代一旦演进到了某一步,你让它再倒退到原处去,就千难万难。
2.改革开放之初,“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那个时期的小孩都有过的愿望,食品的供应匮乏更是让人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孩子们分享的零食。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四季衣服变着花样的换,孩子们能吃到外国进口的零食,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城市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有目共睹的是,中国经济规模进入世界前三,公民社会已现雏形,国家与社会正在走向新的关系平衡。
【名人名言】
1.斯大林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中写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
2.怀德海在《过程与实在》中写道:“万物皆流变。”
3.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写道:“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4.毕淑敏曾说:“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

简答题

1、本文主要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 案:①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 ②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③乙脑病毒的流行与蚊子的密度有关;
④人类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 案:儿子的死对农妇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情感无所寄托。贫苦的生活又让她不能浪费宝贵的食物,只能怀着巨大的悲痛继续活下去。画线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农妇的丧子之痛,突出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与悲惨,及其在绝境中仍将生活继续下去的韧性。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