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12:06:27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1月0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 案:对
解 析: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①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答 案:对
解 析:(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2)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共同发展。
单选题
1、“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提到,到()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 案:B
解 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答 案:B
解 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被写进了党章和宪法。这是我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新发展和新贡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过人们长期的理论探索,摆脱了错误理论的束缚,解放了思想之后提出来的,是在改革实践中被充分证明了的完全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体制选择。所以,B是正确选项。
多选题
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答 案:ABC
解 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2、决定党的政治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有()
答 案:ABD
解 析:党的性质、党的政治主张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决定了党的政治建设至关重要。
主观题
1、简述人的价值。
答 案:(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①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言之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②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言之是指社会对个人满足的程度。
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 案:正确。 (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3)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论述题
1、试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及意义。
答 案:(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反复思考和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搞清这一问题,是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②在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思考,邓小平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意义:
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科学回答,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它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2、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答 案:(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体现在:①坚持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指坚持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一切事务。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利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以自己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准则;
B.真正的不结盟。不结盟就是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与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只有不结盟才能更有效地、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干涉、侵犯他国主权的主要根源。我国外交政策的纲领明确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维护世界和平。争取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维护世界和平,主要体现在: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形式,具体指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B.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坚持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核心是强调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的主权独立和国家利益,建立民主、平等、合理、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人类的共同繁荣。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①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这不仅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必然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③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等困难。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此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科学、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经济、科技信息。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独立自主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可以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从而提高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二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