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11:35:17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1月0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答 案:错
解 析: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2、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
答 案:错
解 析:错误。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①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②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③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
单选题
1、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
答 案:D
2、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答 案:D
解 析:马克思分析人的片面发展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的,讲的是劳动能力,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方面。
主观题
1、采用问答式进行教学必然是一种启发式教学。
答 案:错误,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人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那种无需学生动脑筋的提问就不是启发式教学。
2、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
答 案:错,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的诱因相结合而产生的。
填空题
1、教学策略的特征是指向性、可操作性、综合性、()
答 案:灵活性
2、教学质量管理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二是()。
答 案:加强教学质量控制
论述题
1、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答 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答 案:(1)生物遗传因素。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5)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