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8 11:32:15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2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 案:C
解 析: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日出》中没有下面哪一个人物?()
答 案:A
解 析:《日出》是我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继《雷雨》之后的又一大杰作。里面的人物有李太太、小顺子、张乔治、胡四、小东西、翠喜、陈白露、王福生等,翠翠是沈从文《边城》里面的人物。
主观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案:这首诗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妥协投降路线的憎恶和对戍边战士、沦陷区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2、请分析“尝”“吞下”和“咀嚼消化”等动词在本文中的实际含义。
答 案:(1)“尝”,辨别滋味,指的是选读。(2)“吞下”,全部吃下。指的是全读,但不必细心地读。(3)“咀嚼消化”,则不但指全读,而且要精读、细读。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专家向一群酒鬼宣传酒的危害。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两个瓶子里分别注入酒精和蒸馏水,然后放入两只相同的虫子。几分钟后,酒精瓶中的虫子不再挣扎,而蒸馏水瓶子中的虫子依然活蹦乱跳。专家问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酒鬼抢答:“人只要喝酒,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
在生活中人经常会陷入误区。有时是因为愚昧,有时是因为执迷,有时则有可能是因为热爱……我们应怎样对待这样的问题呢?
请以“误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话题,从各种不同类型的误区为出发点展开思考,如生活常识中的误区,发明创造中的误区,再引申到人生选择中的误区。可引用名人事例或者名言、俗语等作为论据,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流畅。【经典事例】
执念也会使人陷入误区。现今各种媒体报道大学生被传销组织“洗脑”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传销新人”到被官方解救时大多仍执迷不悟,死活不愿回家。他们多已接受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有人说,缺乏社会经验或许是这些年轻人受骗上当的主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些人心中有所贪念,故而执着的以为“空手套白狼”也会发大财,富可敌国的美好前程“指日可待”,可惜不仅自己做了传销组织身陷囹圄的“奴工”而不自知,还连累了身旁一大片的亲人和朋友。
【名人名言】
1.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西塞罗
2.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象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歌德
3.如果没有人向我们提供失败的教训,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思考的轨道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二者择一,而且错误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的频率相等。——刘易斯·托马斯
4.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集注·喻老》
2、题目:逆境与顺境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丽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逆境”和“顺境”是两个相对的状态。“顺境”一般提供更好的条件,而“逆境”更加磨练人的品格。写作可以围绕顺境与逆境对人的影响展开,是顺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还是逆境更有利,也可以论述处于这两种环境中人应如何自处,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经典事例】
1.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最后成为著名的作家。
2.诺贝尔,家境富有。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且家庭也大力支持他。凭着家庭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最终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了极深厚的造诣。
【名人名言】
1.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
2.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培根
3.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长率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
4.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茅盾《蚀·追求》
简答题
1、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1)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内容是什么?
(2)贾政毒打宝玉的原因是什么?他欲置儿子于死地,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3)王夫人阻拦丈夫鞭打宝玉,其动机和心理是什么?
答 案:(1)贾政毒打宝玉,王夫人拼命地要保护宝玉。 (2)怨恨宝玉不肖叛逆,为了绝将来之患,所以贾政要置宝玉于死地。贾政毒打儿子一事表现他内心对逆子叛逆、不走仕途经济老路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要继续维护封建礼教和仕途经济的决心。(3)主要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财产和权利,其次还有母性的护犊心理。
2、乙脑病毒在传播中形成了怎样的循环?
答 案:乙脑病毒通过蚊子在传播中形成了动物—蚊子—动物的自然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