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1月29日

2025-01-29 11:56:45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1月2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答 案:错

解 析:(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从而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2)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而是也要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而不是全部。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阶级。

答 案:错

解 析: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如下:(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发展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单选题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就是说人民群众()。

  • A: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 B: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 C:不是社会革命的主力
  • D: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答 案:D

解 析: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本身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 B: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关系问题
  •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 案:D

解 析: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那就是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一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决定的。既然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形形色色的现象,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另一类是精神现象,所以,哲学必然以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基本问题。二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决定的。从人们对世界的关系来看,人们在一切实践中所做的无非是两件事,首先认识世界,其次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换句话说,就是处理主观和客观,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既然是对人类实践经验的最一般的最高的概括和总结,那么,精神与物质(或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自然成为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了。所以,D是正确选项。

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 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答 案:ABCD

解 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物质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界限。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

  • A:民主集中制建设
  • B: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C:干部队伍建设
  • D:党员队伍建设

答 案:ABCD

解 析: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主观题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 案:错误,夸大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它们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无限夸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2)在人类社会的物质因素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们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2、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  

答 案:正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论述题

1、“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成绩来。”试述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

答 案:(1)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2)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3)历史分析方法要求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无视其历史局限性的过分夸大或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都是不对的。
(4)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要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答 案:这是由“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特点决定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要求。 (1)“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供了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合作平台,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把“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方面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形成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合力。(2)秉持亲诚惠容,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秉持亲诚惠容理念,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相关国家增强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支持,提高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性。(3)共商共建共享,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沟通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潜能;共享,就是互利共赢,寻求各方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做大共同利益蛋糕,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领域。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