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10日

2025-02-10 11:30:09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10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 A:李白
  • B:李贺
  • C:白居易
  • D:杜牧

答 案:C

解 析:新乐府运动,是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要求诗文创作应从具体事件有感而发,要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而不能仅仅抒写个人的情怀。

2、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 A: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B: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 C: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 D: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答 案:B

解 析: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中的“轻”属于意动用法。轻,形容词作动词,认为……。该句译为: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人认为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

主观题

1、评论家的观点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变化?这说明评论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案:评论家为了迎合部长,看到部长摇头,以为部长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于是马上改变了观点。部长每摇一次头,他就改变一种观点。说明了评论家是一个虚伪的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善于拍马溜须。

2、请解释下面两个括号中字的含义。轻重相(形);众星(拱)之。

答 案:(1)轻重相形,就是轻重相互对比,从而突出中重点,“形”就是“比较”的意思。(2)众星拱之,意思是众星环绕着它,“拱”意为“环绕”。

填空题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个小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
一路往前走,男人推开了美丽、年轻、善良、温柔、有钱、忠诚、勤劳、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有幽默感等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扇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了,请您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姻介绍所的后门。
故事中的男人是追求“完美”的,这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完美”是考生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完美情结,因而很容易展开联想进行破题。但是,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能过于局限考生自我的生活经验,要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这样文章内容才能更充实,文章格局才会更开阔。提供这样几个立意:1.不需要追求完美,人无完人,知足常乐。
2.追求完美的过程让人变得更优秀。
【经典事例】
有一个圆,被人劈去了一小部分,它感到很自卑。他想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为此它到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快碎片。因为自己不是完整的,所以,在寻找的时侯他滚的很缓慢。一路上,它与鲜花为伍,同昆虫们叫谈,充分的享受着生活的快乐。
它找到了很多碎片,却都不是自己掉小来的那块,但他并不气馁,继续寻找着……终于有一天,他如愿以偿的找到了那块碎片。并且使自己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然而,他滚动的太快,以致错过了花开的季节,忽略了虫子的呢喃,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后来它意识到了这一点,毅然丢掉了那块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那快碎片。
【名人名言】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3.有许多可爱的女性,但没有完美无缺的女性。——雨果
4.所谓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村上春树
5.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王尔德

2、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有志者,事竟成”说的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目已经是一个论点,写作时要紧扣题目。可以分析“志”能使“事”成的原因,或者引用无“志”情形进行反面论证;还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什么样的“志”能更有效地使事“成”——树立崇高的志向,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志向,有志向要坚持付出努力。【经典事例】
1.张海迪、贝多芬、爱迪生、罗斯福等名人故事(这些例子可用于很多主题)。
2.有一天,巴斯德注视着桌上一瓶酸牛奶。凝神思索:酸奶的发酵,是由于化学变化呢,还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呢?当时还没有能解答这个问题。巴斯德立志研究酸乳发酵。他整天整日地,在一间闷热的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试验研究。脸上被油烟熏黑了,衣服也布满污垢。时而呆立不动,时而狂奔疾走。有人说:巴斯德得了精神病。不知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巴斯德终于成功了!他科学地证明了:酸牛奶的发酸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并且写成了著名的《乳酸发酵》一书。在微生物发酵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且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他在讲到他成功的奥秘时说:“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名人名言】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东坡

简答题

1、文中“灰色的幔”和“巨人”分别象征什么?  

答 案:“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反动统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乙脑病毒在传播中形成了怎样的循环?  

答 案:乙脑病毒通过蚊子在传播中形成了动物—蚊子—动物的自然循环。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