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11:35:44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2月1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
答 案:错
解 析:错误。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
2、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答 案:错
解 析: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单选题
1、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答 案:C
解 析: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有以西欧为代表的双轨学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轨学制;以苏联为代表的分支式学制。
2、“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曾多次表示:“我最大的幸福,也许是倒在手术台上。”他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忘我精神属于性格的()
答 案:D
解 析:吴孟超的高度责任感和忘我精神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人对现实的态度主要是指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劳动以及对自己的态度。(1)对待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属于这方面的特征有:集体主义、富有同情心、正直、诚实、大公无私、见义勇为等,而与此相反的是个人主义、无情、虚伪、自私、狡诈、唯利是图等。(2)对生活、学习、劳动、工作的态度。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有:乐观或悲观、朝气与堕落、勤奋与懒惰、有责任心或粗心大意、认真与马虎、创新与守旧、节俭与铺张等。(3)对自己的态度。属于自我态度的性格特征有:谦逊或自满、开朗与羞怯、胸怀坦荡和心胸狭窄等。
主观题
1、一般说,知识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答 案: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示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解 析: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2、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
答 案:错,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
解 析:该题主要考查性格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的关键知识点,所以要完整地掌握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填空题
1、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两条途径来实现。
答 案:在职培训
2、希腊人创造了分科形式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
答 案:音乐
论述题
1、试述人格的概念并分析人格的特点。
答 案: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一 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特点: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造就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比较难以改变。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3)整体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每个人的人格世界并非是各种特征简单堆积起来的,而是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运动系统。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做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做法进行评述。
答 案:(1)这一做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3)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4)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5)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