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11:36:39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3月1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答 案:B
解 析:A项,郭沫若的《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B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中的精品,它具有清新飘逸的意境美,和谐动人的音乐美,绚丽斑斓的绘画美,结构错落有致的建筑美,极具艺术风格。C项,闻一多的《发现》,揭露了想象与现实的矛盾,富有赤诚和激情,气势磅礴、浓烈鲜明,在虚中写实,首尾呼应。D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日本侵华时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答 案:D
解 析:A项,沈从文的《边城》是中篇小说,鲁迅的《彷徨》是短篇小说集,老舍的《骆驼祥子》是长篇小说。B项,《发现》的写作时间是闻一多回国后不久,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在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悲哀;戴望舒在狱中写出《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战斗诗篇;《我爱这片土地》写于抗战爆发后国土沦丧、民族威望的紧急关头。C项,冰心、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作家,鲁迅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D项,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都是其重要成员。
主观题
1、第一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写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答 案:文段第一段主要采用议论手法,写出了不同国别,不同人种阶级的人对秋的感触。文段中间部分总结了秋味的特点,“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载笑载言。
(2)其叶沃若。
(3)二三其德。
(4)夙兴夜寐。
(5)言既遂矣。
(6)信誓旦旦。
答 案:(1)边笑边说。(2)它(桑)的叶子茂盛润泽。(3)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语行为前后不一致。
(4)早起晚睡。(夙:早。兴:起来。)
(5)(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言”字为语助词,无义。)
(6)誓言说得很诚挚。(旦旦:诚恳的样子。)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沉思着……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题题眼“变迁”。变迁的表象背后有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思想解放等诸多深层次原因。行文之前要给整篇文章确立一个中心论点,可运用多种论证方式进行论证。文章要以议论为主,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经典事例】
1.在默片时代,卓别林不说话,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到了有声片时代,就算是影帝和影后扎堆,倘若只演不说,也会遭遇票房滑铁卢。此一时彼一时也,并非以前的观众好糊弄,后来的观众是刁民。时代一旦演进到了某一步,你让它再倒退到原处去,就千难万难。
2.改革开放之初,“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那个时期的小孩都有过的愿望,食品的供应匮乏更是让人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孩子们分享的零食。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四季衣服变着花样的换,孩子们能吃到外国进口的零食,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城市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有目共睹的是,中国经济规模进入世界前三,公民社会已现雏形,国家与社会正在走向新的关系平衡。
【名人名言】
1.斯大林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中写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
2.怀德海在《过程与实在》中写道:“万物皆流变。”
3.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写道:“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4.毕淑敏曾说:“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
2、题目: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求:(1)写一篇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勿以善小而不为”指不要以为是很小的好事就不去做。“小”善和“大”善都需要有善心,这一点是一样的。发散一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可以让人联想到“以小见大”、“积少成多”等方面。写作时,可以选择题目所引申的任何一方面立意,言之有理即可。【经典事例】
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渍纸,便弯腰捡了起来,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懂事长说:“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前面几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所以,我才录用你。”
【名人名言】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2.细微之处见精神,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
4.对心灵来说,没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心灵能将一切放大。——巴尔扎克
简答题
1、请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答 案:形成鲜明对比、加强反讽效果,塑造人物形象。
2、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答 案:选取“背影”为角度。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记叙了父亲送儿子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尤其以父亲送行时的背影为描写内容,侧重表现了真挚动人的父子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