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3月17日

2023-03-17 10:57:06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3月1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答 案:错

解 析:(1)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 案:对

解 析: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自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年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自1956年年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

1、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 A:主观性原则
  • B:主体决定客体原则
  •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 D:客体依赖主体原则

答 案:D

解 析:主体性原则,即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原则是建立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石上的:①作为主体的人必须面向客体,必须重视客体的作用即效应,按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办事,即世界(包括作为客体的人)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主体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是按自己的能力、方式、需要和尺度去理解客体、改造客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因此,认识的主体性原则在于强调客体依赖主体。

2、新民主主义国家国营经济形成的主要方式是( )。

  • A:没收私营企业
  • B:公私合营
  • C:没收官僚资本
  • D:土地国有政策

答 案:C

解 析:新民主主义国家国营经济形成的主要方式是没收官僚资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明确提出: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官僚资本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具有双重革命性质:一方面它摧毁了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它剥夺官僚资产阶级的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成为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从而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主观题

1、简述劳动创造了人。

答 案:劳动创造人,主要含义如下:(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2)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
②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外壳,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
③劳动合作的需要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

2、简述人的价值。

答 案:(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①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言之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②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言之是指社会对个人满足的程度。
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论述题

1、为什么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答 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三体,既句含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句含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正确的,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 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或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重蹈超越阶段的覆辙,同样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4)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用“制度”固定下来,更具有稳定性、可靠性。这对正确认识和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对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答题

1、简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答 案:(1)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2)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3)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的大国,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
(4)中国共产党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干部队伍。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答 案: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②历史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③现实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①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式的坎坷经历,与他具有不屈服于任何压力的顽强性格是分不开的。这种性格使他练就了临危不惧、处事不惊的伟大政治家的气魄和胆略。②邓小平的理论勇气、政治胆略以及宽阔胸怀,植根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人民的忠贞。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