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23日

2024-08-23 14:29:07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神话传说“女娲补天”采用的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答 案:对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浪漫主义手法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运用是很广的。女娲补天是通过想象形成神灵,这些神灵被认为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体现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而对浪漫主义手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运用就是用想象来创造神灵。

2、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描绘出一幅山中拂晓的画面:秋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答 案:错

解 析: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秋天的傍晚,刚下过一阵细雨,空气清新、幽静,山居住所笼罩在一片烟雨迷离的氛围中。故错误

单选题

1、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赞美英雄、整顿作风
  • B:磨炼意志、积累经验、精密计算、湖水清澈
  • C:迅速填满、热烈欢呼、深情诉说、掌握方法
  • D:改造自然、剧烈战斗、夜色深沉、坚定立场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辨析病句的能力。D“剧烈战斗”搭配不当。“剧烈”,急剧,力量、气势大,不能形容战斗。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应改为:激烈战斗。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晌午 偃旗息鼓 流言蜚语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B:脉搏 稍纵即逝 金碧辉煌 盛名之下,其实难付
  • C:悚然 察言观色 惹是生非 茕茕子立,形影相吊
  • D:黯淡 出类拔粹 拾人牙慧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答 案:A

解 析:B付——副;C子——孑;D粹——萃

多选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有()  

  • A:《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 B:《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 D:《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答 案:AC

解 析:《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资治通鉴》A正确;《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B错误;《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C正确;《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D错误。

2、下列句子括号里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 C:范增数(目)项王
  •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答 案:AC

解 析:A“一觞一咏”中的觞是词类活用,意为饮酒,名词活用为动词;B(固):名词,险固的地势;C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为用眼睛提示;D“从”:使动用法,使什么跟从。故选AC。

主观题

1、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

答 案: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想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从而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的事物的关注,召唤起一种积极改革、寻求新发展的时代精神。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个字)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指出:在中国,最维护职工权利的组织莫过于工会;然而在许多民营和外资企业,普遍没有工会组织;即使有,也是由资方掌握,发挥不了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 据调查统计,中国目前有一亿多民工游离于工会之外,其中绝大多数是在非国有企业的民工;他们没有加入工会组织,也没有规范的行业组织,权益无法得到维护。虽然许多民工认为协商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他们苦于缺乏维护他们权益的工会组织以及专业的法律顾问。由于法律程序时间过长等原因,民工通常不会求助于劳动监察机构;这时如果有工会组织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或指导他们与业主谈判协商,民工的权益就能够得到维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示例:民工呼唤维护自己权益的工会组织。

解 析: 

填空题

1、出不入兮往不反,()。

答 案:平原忽兮路超远

2、出师未捷身先死,()。

答 案:长使英雄泪满襟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