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12月05日

2024-12-05 15:10:37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12月0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答 案:对

解 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故答案为:正确。

2、民族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答 案:对

解 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3、汉武帝采纳孔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答 案:错

解 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

4、“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答 案:对

解 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正确运用,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单选题

1、1661年,驻守台湾的殖民头目写信给郑成功,愿送白银10万两,请求郑军退出台湾。郑成功在回信中义正词严地指出:“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该回信体现了郑成功()  

  • A: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 B:巩固民族团结的愿望
  • C:抗击倭寇的坚强意志
  • D: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答 案:A

解 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回信体现了郑成功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盘踞台湾城的荷兰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属于与外敌抗争,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是荷兰,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排除D项。故选A项。

2、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答 案:B

3、解决台湾问题最重要的基础是()  

  • A:“一国两制”方针
  • B:一个中国原则
  • C:第三次国共合作
  • D:港澳回归的推动

答 案:B

解 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因此解决台湾问题最重要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项正确;“一国两制”的方针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制度方针,但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基础,排除 A 项;我国促进国共第三次合作,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解决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而不是第三次国共合作,排除C项;港澳回归促进了台湾问题的解决但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基础,排除 D项;故选 B。

4、“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保路运动
  • B:五四运动
  • C:五册运动
  • D:一二·九运动

答 案:B

解 析:由材料“···青岛国贼···学生商店···”等关键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B项确。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1910 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通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 年5月9日消廷在邮传大臣感官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人,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五册(sa)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 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 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故选 B。

多选题

1、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 A:欧风美雨开始影响中国
  • B:贵重的物品都是西方人制造的
  • C:国人生活西化趋势明显
  • D:西化影响的加深引发人们担忧

答 案:AC

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

2、清朝雍正时期建立的掌握国家机要的机构是()  

  • A:内阁
  • B:议政王大臣会议
  • C:南书房
  • D:军机处

答 案:D

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和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了军机处。D 项正确:内阁设立于明朝,排除 A项;议政王大臣会议在雍正之前就已有之,排除 B项;南书房是康熙帝设立的,排除 C项。故选D。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