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12月24日

2024-12-24 15:53:57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12月2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感谢信属于致意、表态类的专用书信,受信者和写信者均可是个人或单位。  

答 案:对

2、《国殇》是诗人屈原为壮烈牺牲的爱国将士写的祭歌,是咏唱爱国精神的英雄赞歌。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奇(pā)、板(zhān)、不而走(jìng)
  • B:勉(xù)、手(jí)、级而上(shè)
  • C:重(zháo)、道(hàng)、规中矩(zhòng)
  • D:慰(jiè)、勇(xiāo)、掌而谈(dǐ)

答 案:B

解 析:A项,砧(zhēn)板。C项,着(zhuó)重。D项,抵(zhǐ)掌而谈。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这次班会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树立远大理想,找准奋斗目标;二是改变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 B: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陈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街。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 C: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 D: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

答 案:D

解 析:A项,冒号一般不套用,可将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B项,引文不独立,最后一个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C项,疑问语气,最后两个逗号应改为问号。

填空题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选自毛泽东的《()》。  

答 案:沁园春·长沙

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 案: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客观看待进步和退步    鼓励优秀和进步,惩戒落后和退步,无论是对待学生的成绩还是其他,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我们鼓励优秀和进步、惩戒落后和退步时往往会忽略这样的问题:优秀或落后、进步或退步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奖惩?    是不是从100分到98分就需要惩戒?而惩戒的方法就是给一记响亮的耳光?    100分到98分,确实是退步了,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微小的差距可能使结果有天壤之别。退步,的确需要惩戒。但是,我们进行惩戒前还是要思考这样的问题:2分的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需不需要用耳光来进行惩戒?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办法?    同样的,从55分到61分,有着6分的进步,鼓励是肯定要有的,但在鼓励时我们是不是还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更有效?鼓励后还需要做些什么?毕竟从结果看,98分和61分,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    为何人们对分数如此敏感呢?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唯分数论”在作怪。“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句流传广泛的话恰恰说明目前教育急功近利的特质。   分数很重要,但能力更重要,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会说:难道低分就高能吗?事实上,分数和能力未必成正比,当然更不成反比。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看待分数,更要正确看待进步和退步。    面对分数由100到98的变化,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客观分析,要思考为何会失去这2分,绝对不能主观臆断,不问青红皂白,奉行“退步就要挨打”的思想。    面对分数由55到61的改变,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同样要客观分析提高6分的原因:是题目出得容易,还是学生在这一阶段更加努力了?进步能不能延续?    所以,面对学生的分数,无论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都不要先理所当然地进行鼓励或者惩戒,而要先想一下分数提高、降低的具体原因,客观地看待学生的进步与退步。    当然,学生本人更要客观分析进步或退步的原因。进步了,要想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止步不前;退步了,要有“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境界,整理行装,再次跋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渐渐长大,对于亲人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伴我们成长,给我们爱和关怀,但有时会由于想法不同而导致沟通问题,也会让我们无奈甚至急躁。回头再看这些事情,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请以“我和亲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②情感表达真实,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全文不少于600字。

答 案:【优秀范文】 父亲的手     自从有了记忆,我对父亲一直有一种畏惧感。尤其是他那双手,虽不似练武之人布满老茧,威力却很惊人。他的手,厚且大,指头极粗,张开五指,便像一块砖一样厚重。当他的砖一样的手掌向我挥来时,我顿时觉得自己成了孙猴子,即将被“五指山”压得无翻身之日。     事实上,我和父亲的手掌仅仅“亲密接触”过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脸,第三次是头。     我八岁那年,正是任性的时候,那时迷上一套漫画,数次开口索要不成后,我便铤而走险——偷,大概偷了三十块钱。当把手伸进父亲皮夹的一刹那,我忽然感觉身后鼻息直喷颈部。当天,当父亲的“砖头手”第一次用力地拍到我的手掌时,我不争气地哭了,因为太痛了!     从那时起,我对父亲的畏惧程度一天天增加,心中也产生了一丝丝怨恨。我十五岁那年逃课被抓到后,父亲第二次打了我,当他厚重的大手甩到我的脸上时,我下定了决心——等什么时候我长大了,绝不会任父亲打了!     十七岁时我的身高如春笋一般拔地而起,我和父亲站在一起时,个子高他一头。     终于,在又一次犯了错后,父亲又扬起了他的手。我心想,若他挥下,我一定有挡住他的手的力气。他扬起的大手上有一道深深的红色指甲印,我清楚地看到,在听老师训斥我时,父亲的大拇指狠狠地掐在了他的食指上。父亲的宽大的手掌,最终还是落下了,但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轻轻地抚摸了我的头,眼神复杂,那里面不知包含了多少情感,有期待,有愤怒,也许还有失望。     父亲转身走了,留给我一个背影。父亲有些驼背了,身子却更胖了,不知为何,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想到父亲的手,那不仅仅是惩罚我的利器,更是温暖我的太阳啊。     回想起生活中的一个一个片段,想到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准备早餐的父亲的手,想到每天晚上十一点要去学校自习室接我的开着车的父亲的手,想到帮我涂药的那双手……     我忽然对着父亲的背影大声喊:“爸,我会努力的!”父亲的身影猛然一顿。终于,他缓缓扬起了手,像太阳一样!

简答题

1、“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这句话表现了许三多怎样的品质?  

答 案:表现了许三多的善良、感恩、执着。

2、阅读文章③—⑩段,概括父亲为了帮助儿子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做了哪几件具体的事情?(写出三件即可)  

答 案:①耐心地为儿子解释儿子不懂的事;②一直努力教儿子学习说话、购物、坐公交车等技能;③教儿子买东西时,感谢周围人的配合;④一直默默陪伴儿子,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儿子自己与人沟通。(答出三点即可)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