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6 14:43:14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4年高职单招《面试》每日一练试题12月2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主观题
1、你怎么看待虚假中奖信息满天飞的现象?
答 案:据统计,只有四分之一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约有一半的网民认为网络内容有七成是不可信的。公信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网络媒体的权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络媒体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的应有地位。制造谣言、传播谣言、以讹传讹的风气自古就有,如今进入网络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带给社会的危害也越大造成恐慌,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不利于安定团结。
2、你对我们学校的了解吗?
答 案:单招面试的考官问这个问题主要是看一下你对这个学校拥有多大的兴趣。如果一个考生对某个学校很有兴趣,肯定会在考试之前查阅过一些相关的介绍。所以在同学们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确实查阅过学校的信息,可以凭借记忆说一下你对这个大学的印象,如果实在是不了解,那就实事求是的告诉考官:不好意思老师,我只顾着准备对考试内容进行准备了,没有来得及查看学校的介绍。不了解没关系,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3、当你的建议没有被团队(或领导)采纳时,你会怎么做?
答 案: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其次我会思考我的建议未被采纳肯定是有缺点不适宜解决团队发生的问题,团队/领导的决定有他的道理,最后我会找出建议的漏洞,补充不足,争取下次的建议更为实际与完善。
4、你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我们学院的?
答 案:通过高中学校推荐排名学校与网上对贵校的资料查询得知。
5、“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请问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 案:礼貌是拉近自己和他人的一座桥梁,懂礼貌的人容易让别人接受,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讲礼貌也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在团体...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礼貌的行为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
6、你崇拜的一个历史名人。
答 案:苏轼。喜欢他的诗,喜欢他的豪迈,喜欢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不管他在官场如何起伏,如何坎坷,他总是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事,忠于职守,爱戴百姓,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保持自己独立的想法。
张良。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帮助刘邦夺取江山,在关键时刻,给予刘邦正确建议,也自己报了大仇。刘邦夺取江山后,懂得明哲保身,甘愿做个万户侯。
7、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但是很多没有任何才华的人都能功成名就,你如何理解该现象?
答 案:首先,有才华的“穷人”那些人可能在于他人生没有坚定的目标,缺少机遇,或者情商不够,性格缺陷,情商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没有创造机会,把才华转化为生产力,真正有才华的人总会被发现,并不会过的太差。其次,功成名就的那些人,也并非没有任何才华,也许好的家世背景也是他能力的一部分,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人生有无目标。最后,我觉得有无才华,我们都要学会劳作,学会等待,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充分认识自己,不要做有才华的“穷人”,天生我材必有用!
8、你对将要来临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样的计划?
答 案:参考示例:
大一:适应大学生活,夯实学业基础
1、消除懈怠心态,明确目标。
2、适应教学模式,夯实学业基础。
3、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4、珍惜大学友谊,培育未来人脉
5、利用周末、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大二:找准发展方向,进行职前规划
1、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职业取向
2、结合专业课的学习,选择将来发展的方向
3、做出职前规划,拟定行动计划
4、寻找兼职、暑假工等机会,积累工作经验。
大三:准备考证考研 学习求职技巧
1、结合发展目标,准备考研考证
2、学习面试技巧,提高求职技能
大四:兢兢业业实习,充满自信应聘
1、认真实习,积累经验
2、充满自信,冲刺就业
9、你觉得你个性上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答 案:沉着冷静、条理清楚、立场坚定、顽强向上、乐于助人和关心他人、适应能力和幽默感、乐观和友爱。这个问题编导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说一下自己和别人相比最具备优势的优点。
10、请介绍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
答 案:①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②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③龙抬头节,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天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