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16:12:03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1月11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诗经》。
答 案:错
解 析:“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拿来主义》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抽象深刻的问题阐述得通俗易懂。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对⑧段画线句子中“微苦”“甜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D
解 析:“甜美”主要在于对故乡小月亮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与留恋,而不在于“周游世界之乐”。
2、下列句子中“以”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答 案:A
解 析:A项,以至于;凭借。B项,因为,表因果关系。C项,用。D项,用。
填空题
1、莲之爱,()?牡丹之爱,()。(周敦颐《爱莲说》)
答 案: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
2、君子曰:()。(荀子《劝学》)
答 案:学不可以已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陶罂 墨子在游学鲁地时招收了一个绝顶聪明的门生耕柱子。据说此人心灵手巧,灵巧到什么程度呢?他能将不起眼的东西制作成有意思的物件,用他自己的话说,融多物为一物。 墨子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用芦苇叶做乐器,只见那乐器层层包裹,吹口处尤为精致,貌似是一个不完整的埙,整体酷似一只纺锤。墨子请他吹上一曲,于是“纺锤”的圆孔处传出别致的声音,一种介于浑厚与清脆之间的声音,流淌着夏季的活力。墨子对他大为赞赏,认为他“多知”,于是表达了收他为门生的意向。耕柱子双眼也斜,要求墨子露两手绝活,他给出的理由是“学高为师”。也是嘛,师傅水平不高,怎么带得起学生哩!只见墨子微微一笑,随手撅下半根芦苇,撕剥下横生的芦苇叶,找到一片沙地在上面画了两座城池,接着给耕柱子推演起了攻城与守城的策略,眼花缭乱的招数融阴谋诡计于一炉,令耕柱子佩服不已。耕柱子倒身便拜,直言师尊在上,耕柱子有眼不识泰山。于是耕柱子简单地收拾一番,跟随墨子过上了游学的生活。到了墨子府第,耕柱子才明白他的老师来头极大,因为他的老师正是天下显学“墨学”的开创者,而墨学的核心之一就是“融”,所谓“兼爱”也。 墨子给门生讲授守城器械“陶罂”的制作技巧。这一器械是墨子众多作品中的得意之作。那是一种陶制的容器,类似水缸,制作者在上面蒙上皮革,将其放入井中,用来听挖地道的声音,以防止敌人挖地道偷袭。墨子侃侃而谈,耕柱子在听到一半时便心飞天际,因为在墨子的门生中耕柱子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是数一数二的,老师墨子时常在门生面前夸赞他。墨子讲完后,开始向门生们提问,只听他问道:“何以强罂(如何强化陶罂的效果)?”门生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墨子突然喊到了耕柱子,此时耕柱子正神游天际呢,自然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墨子当众变了脸色,狠狠地批评了耕柱子,骂得他即刻想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第二天,耕柱子私下找到老师,抱怨说:“老师,我觉得您批评我有点过了头了,难道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您讲的那个‘陶罂’,我能制作得跟您一样好,我觉得再无添加材料强化的必要了。”墨子目光如炬,注视着耕柱子讲道:“你错了,你不应该只将注意力放在陶罂上,你可以融合外物以扩大陶罂的效果。学问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的学识就像一个圆圈,圆圈越大,包容的东西越多,然后你就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越多。我再问问你,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是要鞭策马还是要鞭策牛呢?”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策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策好马呢?”耕柱子说:“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我鞭策的,我想让你不断扩大自己的圆圈,所以才对你感到生气。”听完老师的话,耕柱子幡然醒悟,从此把“融”这一独门绝技做得越来越精深。 正所谓共存相生,百味纷呈,天下学问起于融,也辉煌于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600字左右,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放下就是快乐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在世界的周而复始、万物更迭之中,总有一段纷纷扰扰的旧事令你我牵肠挂肚、梦绕魂牵。“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见如故的友谊必定值得永久纪念,令人心绪连绵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也必定经得起人们细细咀嚼、反复品味。但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放下的就要放下,即使这样的取舍令你左右为难。不然,它会让你追悔莫及,饮恨终身。 奔波劳碌、马不停蹄的一生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下千金难买的人生阅历,这样的人生也注定是有滋有味、小有成就的人生。一方面,人们都希望在跋山涉水、忙东忙西的工作、生活之中多积累一些不可或缺的人生阅历,丰富自己的内涵;但另一方面,这其中也是有喜有忧、有得有失的。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必会经历成功与失败,悲欢与离合。 置身断壁残垣,我们面临进退的抉择;身处刀山火海,我们需要不屈的执着。多愁善感之人会被一时的兴衰荣辱蒙蔽了双眼,会为儿女情长迷失方向,任何无关紧要的得失,在他眼里都值得牵肠挂肚,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令他朝思暮想。过去的事情,不会在他的心中了无痕迹,而是会处处羁绊着他的内心。他的人生,少了几分大刀阔斧的冲劲与拼劲,多了几分迁延观望和优柔寡断。这样的人生不免有几分傻里傻气,让人啼笑皆非。 “永不言弃”固然是至理名言,但是学会有的放矢地放弃,更是值得践行的明智之举。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对不曾拥有的美好事物,我们的追求与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会因为某种原因苦苦追求,为了获得而忙碌一生。不懂得放弃,终究会令你举步维艰、仓皇失措。人生如白驹过隙,放下本该放下的,会令你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不要轻易因无足轻重的小事而心神不定、耿耿于怀。将目光放远,不要让周遭的雨雪风霜禁铟了你的双眼,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有收获!
简答题
1、以“执着,是一条小溪”为开头,加以想象,写一段优美的文字。(不少于30字) 执着,是一条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为了奔向大海,不恋芳草,不惧荆棘,走沟壑,转山麓,涉旷野,永不停息地流淌着。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霜 [宋]欧阳修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心折败荷倾。 奈寒惟有东篱菊,金蕊繁开晓更清。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两首诗所写的菊花有什么相同之处? (2)在写菊花时,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案:(1)都具有凌霜盛开,高洁不屈,傲骨超脱的品质。 (2)《霜》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在经历一夜的风霜之后,芭蕉和荷花衰败、凋零的景象衬托出菊花独自傲立在秋霜中,开得更加繁盛的形象,突出了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寒菊》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象征诗人忠于故国,绝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紧扣菊花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切合,暗示诗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