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13日

2025-01-13 14:41:52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1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安慰、揉腿、喂饭、伸手去接呕(ǒu)吐物……这些举动,常常发生在航班上”括号里的注音是正确的。()  

答 案:对

解 析:呕(ǒu)吐物

2、解说词是对人物生平事迹、旅游景点、展览陈列品(包括实物及图片)、影视新闻纪录片的画面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句中古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 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答 案:B

解 析: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挂起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 B: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 C: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总设计师刘竹生领导的科研小组提供的研究报告表示,我国目前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能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
  •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一歌唱组合成员的平均年龄仅20岁。

答 案:D

解 析:A“抄袭……著作权”搭配不当。把“抄袭”改为“侵犯”。B杂糅导致“已成为社会的……”一句主语不明。C歧义,产生在“和”连接的对象上。一种理解是“吴燕生”和“刘竹生”共同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研究,另一种是“吴燕生”和“刘竹生领导的科研小组”一起在研究。如果是第一种意思,应在“领导”前面加上“共同”一词;如果是第二种意思,则应在“和”后面加一个“由”,这样才能消除歧义。故选D

多选题

1、下列诗句中与“送别”相关的有()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D: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答 案:ABC

解 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两句诗意图通过对人和月亮进行对照,说明一个人生哲理。自古至今只有一个月亮,“古时月”实际上就是“今月”,说今月曾照映过古人,今人却看不到古代的月亮,是为了要说明:月亮是永恒的存在,而人生却是短暂的。诗人面对明月,浮想联翩,发出了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故选D。

2、下列名句,书写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荀子《劝学》),
  • C: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娥眉巅。(李白《蜀道难》),
  •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答 案:BC

解 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识记能力。B项,“致”错误,应写作“至”。C项,“娥”错误,应写作“峨”。故选BC。

主观题

1、第③段“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大约200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的”中“大约”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 案:不能。“大约”表示“200千米”是个不确定的数值,如果删去则表示栈道的长度刚好“200千米”,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2、扩展语句,使意境更贴切、完美。(25个字左右)
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示例:悠扬、动听的歌声,划破夜空,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解 析: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中加括号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
范增数(目)项王

答 案:名作动,使眼色

2、承相祠堂何处寻,()。

答 案:锦官城外柏森森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