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 15:50:35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1月1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浪漫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现实主义气息。
答 案:错
解 析:《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离骚》是浪漫主义诗歌。
2、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主张“性善论 ”。
答 案:错
解 析:荀子主张“性恶论”,“性善论”是孟子的主张。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的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 案:B
解 析:A项,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使用正确。B项,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使用对象有误。C项,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使用正确。D项,就地取材:就在原处(不到别处)寻找需要的材料。
2、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答 案:A
解 析:A项,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B项,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C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D项,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根据前文的“无数关于诚信的警句"可知,应用“振聋发聩”。
填空题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 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西安这座城》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
答 案:贾平凹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网络平台上,娱乐明星上传一张照片或发一条消息,立刻就会引来大量网友围观。 近年来,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大国工匠、人民子弟兵、快递小哥等在自己的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 对上述现象,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摒弃“娱乐明星小鲜肉”,追寻时代真英雄 纵观古今,历史上有雷锋、黄继光、焦裕禄等英雄模范,我们追而学之;光鲜亮丽的影视明星,我们追而求之;而今的抗疫中医护人员舍生忘死保国守家,我们追而赞之。同学们,追求偶像本无错,但关键在于我们该追什么样的偶像?怎样去追?“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的“小鲜肉”,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偶像。吾辈应以理性头脑辨别偶像之高下,追寻真正的时代偶像。 偶像应传播正能量,树立好榜样。 偶像是时代的风向标,是时代精神文明的缩影,更是我们追随的身影。但反观当下,多少“流量主播”“人气明星”以自身的人气向粉丝宣传甚至传播一些负能量的事物。这不仅没有起到引领作用,反而还会带坏很多未成年人。可见,偶像应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以自身为模范影响教育他人。如不分昼夜挖掘油田,献身祖国发展事业的王进喜;舍生忘死,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感动中国人物中平凡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每一位英雄,他们都是真正的时代偶像,是中国的“领头羊”。因此,时代偶像应以榜样之态,引领社会。 青少年应理性追星,传播正能量。 近年来,未成年的学生为“打赏”自己喜欢的主播花光家中全部积蓄的新闻,可谓层出不穷。究其根本,是他们没有用理性的思维去追寻偶像。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去追随偶像的脚步,发现其优点,学习其长处,发扬其精神。偶像,他应是粉丝心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应是粉丝心中的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应是粉丝心中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国家应礼赞英雄,宣扬社会正气。 大制作电影《长津湖》受到媒体的一致好评,它号召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英雄。长津湖一役,雄浑苍凉、动人心魄。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纵使七十一年过去了,这场惨烈的、英勇的血战化作丰碑,愈加迸发出澎湃的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军魂。每年国家颁发“人民英雄”“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奖章,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英雄献身祖国、报效中华精神之氛围。吾辈青年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以吾辈青年之力量,助力中华复兴,助力中华腾飞! 时代偶像是社会精神之向导,亦是我们追随之身影,吾辈应以理性之态度,跟随时代之楷模偶像,续写中华民族之精神,鼎助中国之腾飞!
2、下面这则应用文有三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 案:①应加上标题“表扬信”。 ②应在“此致”前一段结尾添加“并请贵校领导对赵亮、肖伟2位同学提出表扬!”。 ③调换“2024年5月5日”与“花园社区居委会”的位置。
简答题
1、“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园子之大借由散步老人之口说出,这样写有何深意?
答 案:借别人的口说出园子大,表明作者现在才明白,当时母亲为找到自己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2、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称颈联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答 案:“万里”写离家之远;“秋”写时之凄凉;“常”写漂泊之久;“作客”写羁旅之伤;“百年”写晚年已至;“多病”写身之衰弱;“独”写孤苦伶仃,愁苦难遣;“登台”写在高处远眺,融眼前之景与心中悲情于一体,抒情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