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每日一练试题01月22日

2025-01-22 16:47:01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每日一练试题01月2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当有互感电动势产生时,必有自感电动势产生。  

答 案:对

解 析:当有互感电动势产生时,说明原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则必有自感电动势产生。故正确。

2、为了减小涡流和磁滞损耗,变压器的铁心常用磁导率较高而又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压而成。()  

答 案:对

解 析:变压器的铁心的主要作用是构成磁路,为了减小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变压器的铁心常用磁导率较高而又相 互绝缘的硅钢片叠压而成。故正确。

单选题

1、某三角形联结的纯电容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上,已知负载各相容抗XC=6Ω,各线电流为10A,则三相电路的总视在功率为()

  • A:1800V·A
  • B:600V·A
  • C:800V·A
  • D:200V·A

答 案:B

解 析:对称负载三角形联结时,相电流 则相电压 总视在功率

2、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答 案:A

解 析: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容抗与电流、电压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满足欧姆定律,即 。故错误,B正确。电流超前电压90°。故D正确。纯电容电路的无功功率故C正确。

主观题

1、两个电容分别为C1=20μF、C2=10μF的电容器,按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方式进行连接,充电电压均为U=30V。试分别求这两种情况下,开关S与电容器C2接通前后,电容器C1所带电荷量的变化量。

答 案:题图甲所示电路中,开关S与电容器C2接通前后,C1均接在电源两端,即C1的充电电压不变,则C1所带电荷量的变化量△Q=0。 题图乙所示电路中,开关S与电容器C2接通前,C1接在电源两端,有Q1=C1U=6×10-4C, 开关S与电容器C2接通后,C1与C2并联,整个电容器组所带电荷总量不变,为Q1,待电路再次稳定后,由Q=CU可知,两电容器端电压相等,所带电荷量之比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E1=21V,E2=42V,R1=3Ω,R2=120,R3=6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答 案:设通过R1的电流为I1、方向向下,通过R2的电流为I2、方向向上,通过R3的电流为I3、方向向上。由有 I1=I2+I3,由KVL有E1+E2=I1R1+I2R2E2=I2R2-I3R3,联立解得I1=5A,I2=4A,l3=1A。

填空题

1、已知则u1+u2=()V。  

答 案:

解 析:作出u1、u2的矢量图,根据矢量图的运算法则,可知

2、如图所示,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和纯电容电路并联在一起,图甲中的iR、iL、iC与图乙中i1、i2、i3的对应关系是:iR对应()iL对应()iC对应()

答 案:i2   i3   i1

解 析:以电压方向为参考方向,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同相,流过电感的电流滞后电压 流过电容的电流超前电压可知iC、iR、iL依次达到最大值,分别对应i1、i2、i3

简答题

1、电压与电位、电动势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案:(1)三者的相同点:电压与电位、电动势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伏。 (2)电压与电位的不同点: ①两点间电压与电位的数量关系。Uab=Va-Vb,即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之差。 ②电压与电位的辩证关系。a.电位是相对的。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电路中一点的电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b.电压是绝对的。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是不变的,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3)电动势与电压的不同点: ①存在的位置不同。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的内部,而电压存在于电源的内、外部。 ②物理意义不同。电动势是衡量电源力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电压是衡量电场力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能力。 ③方向不同。电动势的方向为电位升高的方向,电压的方向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2、如图所示,指出各通电导体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答 案:题图甲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右。题图乙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题图丙中,磁体在两导体处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上,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下方导体在上方导体处产生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上方导体在下方导体处产生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则上方导和下方导体处的磁场方向均斜向左上方。根据左手定则,上方导体受到斜向右上方的安培力,下方导体受到斜向左下方的安培力。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