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化学》每日一练试题01月24日

2025-01-24 15:12:50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化学》每日一练试题01月2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物质溶于水电解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答 案:错

解 析:硫酸氢钠是盐,但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故说法错误。

2、缺铁会造成贫血,所以补充铁元素越多越好。()  

答 案:错

解 析:铁元素在人体中属于微量元素,不需要补充太多,若人体中铁元素偏高会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不利于整个机体的健康发展,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更容易患病,还可能出现铁中毒等,故此说法错误。

3、含有碳元素的都是有机物。()  

答 案:错

解 析:有机物含碳元素,但是含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虽然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故错误。

单选题

1、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CO
  • B:NH3
  • C:Cl2
  • D:CO2

答 案:A

解 析:A、CO既不和浓硫酸反应也不和氢氧化钠反应,A正确;B、氨气具是碱性气体,能和浓硫酸反应,B错误;C、碱石灰中含有氢氧化钠,氯气被碱石灰吸收,C错误;D、二氧化碳能被碱石灰吸收,D错误;故选A。

2、实验室配制250mL2mol/L的硫酸溶液,下列实验仪器中不会用到的是()  

  • A:电子天平
  • B:量筒
  • C:胶头滴管
  • D:玻璃管

答 案:A

解 析:配制250mL2mol/L硫酸溶液的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电子天平,所以选A

3、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的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能用来鉴别纯净水真伪的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 B:氯化钡溶液
  • C:硝酸银溶液
  • D:氢氧化钠溶液

答 案:C

解 析:自来水一般都用氯气或ClO2来消毒,所以自来水中会残留少许Cl-,它可以与硝酸银中的银离子(Ag+)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AgCl)白色沉淀,而蒸馏水中则没有氯离子,所以不会产生沉淀

多选题

1、下列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 B:蜡烛燃烧变短
  • C:酒精久置变轻
  •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答 案:BD

解 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B、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两者会散失到空气中,所以质量变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酒精久置变轻了,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BD

2、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欲使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NaCl溶液
  • B:加水
  • C:加AgNO3溶液
  • D:加NaOH溶液

答 案:BC

解 析:欲使溶液变成蓝色,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加入氯化钠溶液,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溶液呈绿色,A项错误;B、加水平衡逆向进行,溶液呈蓝色,B项正确;C、加AgNO3溶液,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平衡逆向进行,溶液呈蓝色,C项正确;D、加NaOH溶液,氢氧根离子结合水合铜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不能变化为蓝色,D项错误;答案选BC。

3、小明和小红两同学,共同做了水的电解实验,以及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实验后,有下列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 A:小明说:“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
  • B:小红回答说:“不对吧,应该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多”
  • C:小明说:“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够被点燃”
  • D:小红回答说:“不对吧,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 案:BD

解 析:电解水实验现象试管内有气泡,与电源正极(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比值:1:2(熟记口诀:氢二氧一,阳氧阴氢)

简答题

1、活性炭包能有效除去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因为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_性。  

答 案:吸附

解 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有害气体,故填:吸附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