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8 15:58:22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1月2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李白,诗风豪放飘逸,有“诗圣”之称。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仙”之誉。他们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的巅峰。
答 案:错
解 析:李白有“诗仙”之称,杜甫有“诗圣”之誉。
2、《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一篇游记散文。
答 案:错
解 析:“俄国作家托尔斯泰”错,《世间最美的坟墓》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答 案:A
解 析:B项,“寥廓”的“廓”应读“kuò”;C项,“菜畦”的“畦”应读“qí”;D项,“浣溪沙”的“浣”应读“huàn”。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答 案:B
解 析:“西汉末年”错,应为“东汉末年”,“张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填空题
1、(),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 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
答 案:海伦·凯勒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来说,盛大的烟花表演总是压轴的保留节目。而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点燃了数字烟花,这是亚运会开幕式史上首次未燃放实体烟花。没有实体烟花,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热闹的“氛围感”该如何体现?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此前表示,不燃放实体烟花,并不意味着亚运会开幕式精彩程度会打折扣。开幕式现场,通过数字科技、三维动画、AR技术等,同样将一场烟花视觉盛宴展示在了观众面前。取消实体烟花燃放环节是秉承“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亚运会办赛理念,目的是希望在开幕式这样最受关注的时刻,把环保理念传递到全世界。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筑生态文明,绘山水宏图 璀璨的烟花是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标配”,但此次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传统烟花悄然退场,使用“数字烟花”展现开幕式的“高光”时刻,让观众从“数字化”视角看到别具新意的“烟花”盛景,把环保理念传递到全世界。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世代相依,和谐共生。 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之需、自然之愿,也是你我之责。从“不毛之地”到“人造绿洲”,榆林的绿色奇迹,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映照。曾风沙肆虐、荒漠蔓延,陕北人民认识到生态之重要性,英勇地向风沙宣战,保卫家园。历数载艰辛、万千波折,治沙英雄们一棵接着一棵栽,一代接着一代干,终创榆林绿洲的人造奇迹。观念为纸,奠定生态之基,实干为笔,绘出山水宏图。 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之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才可以搭建留得住乡愁的精神原乡。物质的高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智慧之语,殷殷回响。浙江安吉余村凭改善环境,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共赢之路,十八洞村“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环境就是造福自身”的发展理念……已在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镌刻进国人心田,结出丰收硕果。精神的碧波里,更有来源于山水的馈赠与启迪。“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在对自然的思考中叩问生命的本质;“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苏东坡于山水流连间,一展豁达胸襟;“万类霜天竞自由”,毛主席在大好河山前,吐露英雄豪气。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留住哲思与体悟,守护精神财富。 杭州作为“数字之城”,此次亚运会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不放实体烟花实现了“简约”,保障了“安全”,既让观众体会到“精彩”又弥补了不放实体烟花带来的缺憾,为“绿色”办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尝试,也向全世界传递了健康、环保的理念。 念兹在兹的,是关乎绿水青山的生态账本;筹谋擘画的,是关乎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是我们的梦想。筑生态文明,绘山水宏图,须要全社会勤力同心、久久为功的合力。
2、为避免下面材料中的事件发生,请你代周青写一张收条。 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商务活动频繁,有关的合同、字据等,用词一定要准确明晰,含混模糊会带来严重后果。《法制日报》曾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李军接手了一家服装店的装修工程,向银辉玻璃厂订购了38平方米玻璃,付清了15200元货款。后来,李军又向银辉玻璃厂订购25平方米玻璃,并预付了4000元货款。银辉玻璃厂经理周青写了一张收条给李军,结果却惹来一场官司。
答 案:
简答题
1、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要求:用上所给词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江南、小巷、安静、悠闲
答 案:江南小巷常常是安静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悠闲地向巷中走去,都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江南的小巷,她有着岁月的印痕,看那雕花镂窗,看那青砖小路,无不记录着悲欢离合、市井兴落。每每走到巷弄边缘,就会感受到岁月在时光中流淌,就会真切地体会到“生命过客”的深意。
2、小说以《生活就是一碗羊杂汤》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 案:这个标题浓缩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巧的构思.“羊杂汤”引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卖“羊杂汤”的小店。作品说明了生活这碗“羊杂汤”,做的人不能昧着良心,喝的人也要加上自己喜欢的味道,才能品尝出它的真正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