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29日

2025-01-29 14:41:13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2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安慰、揉腿、喂饭、伸手去接呕(ǒu)吐物……这些举动,常常发生在航班上”括号里的注音是正确的。()  

答 案:对

解 析:呕(ǒu)吐物

2、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轼评价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答 案:对

解 析:《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苏轼评价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正确

单选题

1、“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 A:请做好准备。
  • B:请把电视机关上。
  • C:小说不要带来。
  • D:请你告诉小王。

答 案:B

解 析:首先要辨析原句“我们要学习文件”造成了怎样的歧义。“学习文件”既可理解为动宾结构,意即我们要进行某项工作;也可理解为名词短语,意即学习用的文件。消除歧义的基本做法就是增设语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伛气 疏峻 安分守己 前言不搭后语
  • B:诙谐 肿涨 变换莫测 迅雷不及掩耳
  • C:渲染 通缉 不胫而走 无所不用其极
  • D:亵渎 编篡 既往不究 风马牛不相及

答 案:C

解 析:A项,“疏峻”应为“疏浚”;B项,“肿涨”应为“肿胀”,“变换莫测”应为“变幻莫测”;D项,“编篡”应为“编纂”,“既往不究”应为“既往不咎”。

多选题

1、下列句子中【】的礼貌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有()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啬【赐教】。

答 案:ABC

解 析:A有误,“惠存"是敬辞,请别人保存自己的相片、书籍等相关东西。这里指自己保持,所以错误。B有误,“斧正"敬辞,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这里指自己修改文章,所以错误。C有误,“垂询"敬辞,指别人对自己问候。这里指问别人,所以错误。D正确。故选:ABC。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

  •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答 案:ADF

主观题

1、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答 案:本文运用了逻辑顺序,介绍了古蜀栈道的概况、修建原因、修建方式和作用。

2、教育部曾发出通知,要求从9月1日起,全国所有中小学生都必须跳校园集体舞,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将成为中学生的指定舞蹈。此消息一发布,立即引来社会各方的争议。对此,班上以“该不该在校园内跳交谊舞”为话题组织了一次辩论会。反方同学认为,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易产生好奇心理,男女学生每天手拉手,很可能会引发早恋问题。
(1)若你作为正方辩手,该怎样进行反驳?
正方:()
(2)如果由你负责邀请体育老师作为评委来参加辩论会,见到老师后你会说:()
(3)作为学校小记者,你将分别采访学校校长和某一位学生家长,请设计你的采访问题。
对校长:()
对学生家长:()

答 案:(1)舞蹈是一种正常交往方式,通过舞蹈锻炼身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况且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学生的交往,用隔离和阻碍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应该正确地疏理和引导。(2)老师,您好!今天我班要举行一场以“该不该在校园内跳交谊舞”为话题的辩论会,同学们想请您前去做评委,请问您有时间参加吗?(3)对校长:尊敬的校长,我们学校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落实教育部关于在校园推行交谊舞的规定?
对学生家长:有人担心在校园内推行交谊舞会引发早恋问题,作为家长,您支持孩子跳交谊舞吗?

填空题

1、残灯无焰影幢幢,()。

答 案:此夕闻君谪九江

2、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大王来何操()

答 案:宾语前置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