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2月04日

2025-02-04 15:55:53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2月0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飞扬”火炬整个设计从下往上没有一根是直线条,同时,曲线也具有变化,主要为了寓意冬奥的精神,它具有动感,激情飞扬。冬奥会火炬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答 案:对

解 析:“飞扬”火炬整个设计从下往上没有一根是直线条,同时,曲线也具有变化,主要为了寓意冬奥的精神,它具有动感,激情飞扬。冬奥会火炬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2、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

答 案:对

解 析: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

单选题

1、“你我皆是展卷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依靠虚拟视觉技术和服装化妆道具的完美辅助,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从“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舞蹈有时刚健遒劲,激越如军阵踏地;有时又柔婉婀娜,如杨柳拂风,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只此青绿》(    ) ①在文艺节目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滋养精神 ②在舞蹈中呈现古今时空相遇,传递符合当代视角的审美表达 ③为经典注入时代元素,是呈现《千里江山图》的最佳形式 ④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与发展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答 案:A

解 析:①②: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从“展卷人”视角“窥”见《千里江山图》,舞蹈有时刚健遒劲,激越如军阵踏地;有时又柔婉婀娜,如杨柳拂风,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这是在“在舞蹈中呈现古今时空相遇,传递符合当代视角的审美表达”,也是在“在文艺节目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滋养精神”,①②符合题意。 ③:文化在发展中创新,为经典注入时代元素,是呈现《千里江山图》的一种形式,但不能认为是“最佳形式”,③错误。 ④:材料不涉及外国文化,也就不涉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更不是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与发展,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1977 年 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向世界宣布的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1946 年 11 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 )成立。

  • A:英国伦敦
  • B:日本大阪
  • C:美国洛杉矶
  • D:法国巴黎

答 案:D

多选题

1、根据国家发改委等 7 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 2025 年,( )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

  • A:大运河
  • B:长城
  • C:长征
  • D:黄河

答 案:ABCD

2、色彩可以通过哪几个角度进行拆解?(  )

  • A:色相
  • B:饱和度
  • C:锐度
  • D:明度

答 案:ABD

解 析:锐度是sharpness的直译,指的是图像边缘的明暗反差鲜明的程度(对比度)。锐度高的图片会看起来比较有清晰的感觉。但锐度并不等同于清晰度,清晰度是人眼的观感,由分辨率和反差共同影响。

主观题

1、一、科目:“素描” 二、要求: 1.试卷纸横用,试卷标题在左侧 2.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3.在答卷纸线框内作画 4.试卷中只允许出现试题所指定的物品,不得在答卷纸上添加任何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5.构图合理、组合自由、具有艺术性、表现方式不限 6.考试结束后,试题须交回。 三、试题: 素描默写 内容说明:用以下物品组合完成一幅静物画。 1.红酒1瓶、笔筒1个、书1本、苹果3个、橘子1个、油画刷子2把 2.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2、一、题目:“素描” 二、形式:默写 三、模拟写生内容:一个盘子、四片面包、盛着半杯水的透明水杯一个,三根香蕉,一个苹果。 四、考试要求: 1.根据描述的内容,自行组合构图,自定色调,完成一幅画面 2.试卷内容必须符合试题要求,不得增加、减少或者改变 3.工具:素描铅笔、橡皮。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简答题

1、某市陆续免费开放了一些公园、博物馆,大量市民参观游览,因此引起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请谈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答 案:  首先,展开调研。我会从实际出发,根据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邀请专家和市民召开听证会,就提高公园和博物馆管理水平问题展开听证,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比如,在游人比较多的公园和博物馆,规范开放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对游人进行卫生、安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宣传,提高游人公共卫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在博物馆,我会组织工作人员印发一些有关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小册子,提高市民热爱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其次,对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更好的为市民做好服务的思想。   最后,对于不遵守管理规则的市民,在没有对公园、博物馆的公共设施等造成损害的前提下,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对肆意破坏公园和博物馆的公共设施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惩罚。   总之,只有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重历史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才能形成和谐共建的社会风气。

2、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明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答 案: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公共文明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大,然而,仍是有不少文明场馆因吸引不到观众而唱起"空城计".一些乡村的村活动室里摆放着簇新的《论语》《庄子》,但是却不曾有人引导乡民阅览那些儒家经典,并且农人希望阅览的农务相关书本也是少之又少.尽管面临如此状况,这些无人阅览的书本仍是成为当地的政绩上报,这无异于资源浪费.   要树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法,推动公共文明服务供应与人民群众文明需求有效对接.需求与供应之间的脱节是其中症结,要倾听老百姓的需求,将选择权交给民众,才能真盘活公共文明服务.   公共文明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投入"到位",将公共文明设施的服务主体定坐落广大群众,才能让老百姓获得满意的公共文明服务.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