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 16:05:54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高职单招《财经商贸类》每日一练试题02月1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年度终了,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应当无余额。()
答 案:对
2、第四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答 案:错
解 析: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单选题
1、下列关于原材料科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 案:A
解 析:“原材料”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借方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该科目应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综上,本题应选A。
2、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在有关账簿中进行逐日逐笔地登记、反映,并随时结算出账面结存数额的一种盘存制度是()。
答 案:B
解 析: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是指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对各项财务物资的增加和减少在有关账簿中进行逐日逐笔地登记、反映,并随时结算出账面结存数额的一种盘存制度。综上,本题应选B。
多选题
1、每隔一小时抽一件产品属于()。
答 案:ACD
2、公司法特征主要包括( )。
答 案:ABCD
解 析:公司法特征主要有:组织法和行为法相结合、强制性与任意性相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国内性与国际性相结合。
主观题
1、昌盛工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2016年8月份发生下列交易与事项: 企业从华西工厂购人甲材料6吨,乙材料12吨。甲材料每吨3000元,每吨增值税为510元;乙材料每吨1500元,每吨增值税为255元。同时华西工厂代垫两种材料运输费1800元,企业另以现金180元支付入库搬运费及挑选整理费,材料采购费用按材料质量为标准分摊。 要求:根据资料进行计算。 1.材料采购费用分配率= 2.甲种材料应分摊运杂费= 3.乙种材料应分摊运杂费= 4.甲种材料采购成本= 5.乙种材料采购成本=
答 案:1.材料采购费用分配率=(1800+180)÷(6+12)=110(元) 2.甲种材料应分摊运杂费=110×6=660(元) 3.乙种材料应分摊运杂费=110×12=1320(元) 4.甲种材料采购成本=3000×6+660=18660(元) 5.乙种材料采购成本=1500×12+1320=19320(元)
2、(2013年四川省高考真题)新星公司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2年1月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2012年年底经审计的净资产为12000万元。公司自成立以来没有发生亏损,已提取的法定公积金累计为5000万元,公司决定2013年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2013年3月公司召开董事会并通过了以下决议: ①解聘财务负责人王某,根据总经理赵某的提名聘任刘某为财务负责人。 ②决定发行公司债券4000万元。 ③增选张某为公司董事,张某半年前欠银行100万元个人债券已到期,目前尚未清偿。 请问:(1)新星公司董事会通过的上述三项决议是否符合规定,分别说明理由。 (2)新星公司决定2013年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答 案:(1)新星公司董事会通过的①②决议符合规定,③不符合规定。根据《公司法》规定,董事会的职权包括: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因此①决议符合规定。根据《公司法》规定,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因此②决议符合规定。《公司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因此③决议不符合规定。 (2)新星公司决定2013年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符合规定。根据《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积金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填空题
1、(2011年)按照《预算法》规定,我国国家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结构上分为()预算和()预算两个部分。
答 案:经常性 建设性
2、()是最初出现的社会保障项目。
答 案:社会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