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15:00:26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02月1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答 案:对
解 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正确运用,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答 案:对
解 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故答案为:正确。
3、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清朝。()
答 案:错
解 析: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4、1972年10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 案:错
解 析: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单选题
1、“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些口号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中
答 案:C
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1919 年五四运动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C项正确;AB 项与“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无关,排除:一二·九运动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立即停止内战”等口号,排除 D项。故选 C。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加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而采取的举措是()
答 案:C
解 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C 项正确;A 项错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美国为加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特权而采取的举措,与题意不符:B 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于 1994 年,美国并未退出;D 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由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首倡建立,不是美国为加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而采取的举措。故选 C。
3、清王朝抽去“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的正统论。这一举措旨在()
答 案:D
解 析:清王朝统治者通过抽离大--统观念中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华夷之辨”内容,强调政权承绪的正统性,这为异族人主中原的统治构建了合法性,D项正确;重构天下秩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维护国家统一不是根本目的,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促进民族交融不是主观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4、在实践上把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的事件是()
答 案:B
解 析:1927 年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率领队伍走上井冈山,把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B 项正确;南昌起义之后依然是城市为中心,排除 A 项;“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进攻城市,说明依然未将重心转移至农村,排除C项;遵义会议是长征时期的会议,这一时期工作重心已经转移至农村,排除 D项。故选 B。
多选题
1、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答 案:AC
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