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2月16日

2025-02-16 16:01:58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2月1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红楼梦》是产生于清代的古典白话小说。  

答 案:对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开创了豪放词 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局限。辛弃疾、李清照、陆游,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答 案:错

解 析: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单选题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小说改用第二人称,表现出孙少平审视自己、剖析自己的心理。
  • B:“你这可笑的鸵鸟心理”,这个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孙少平的自嘲,同时他也在鼓励自己不要一味躲避。
  • C:文中把伤疤比作调皮孩子画下的惊叹号,形象地写出了伤疤很长的特点,这样的伤疤深深地伤害了少平。
  • D:“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作者用三个结构相似的短语,写出了大牙湾煤矿的特点。

答 案:B

解 析:你这可笑的鸵鸟心理”是心理描写。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答 案:C

解 析:A项,“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B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原文说的是“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合理评估……综合甄选”;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填空题

1、()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阐述了“拿来主义”的主张。  

答 案:鲁迅

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答 案: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写作题

1、阅读下面一则邀请函,对里面的问题写出修改方案。(提示:不改变原意) (1)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1)称呼应顶格。(2)①“校威”应改成“校风”;②“校委会全体成员集体”应删去“全体”或“集体”;③“开展一次懂法、学法”应改为“开展一次学法、懂法活动”。

2、新月文学社拟向全校学生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稿件征集活动,稿件文体不限,内容积极,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即可,字数在2000左右。2018年9月28日截稿,投稿邮箱为xy1234@163.com。请你以文学社的名义拟一则征稿启事。要求:格式完备,内容完整。

答 案:

简答题

1、小说中的画线句三次写到炊烟,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案:①用儿时的炊烟来寄托老木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儿时各家屋顶上的炊烟与后文现在的稀薄的炊烟形成鲜明的对比;②用误会烧纸钱的烟为炊烟这一情节,烘托出老木对炊烟的感情,也为下文写李家嫂子的丧事做铺垫;③用稀薄的炊烟表现乡村人口稀少的现实,照应题目,表现了乡村逐渐衰落的主题。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