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教育类》每日一练试题02月21日

2025-02-21 15:11:25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教育类》每日一练试题02月21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学校应该为残疾人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答 案:对

2、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对象。()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我们要把习礼仪作为人生的必修课,是因为()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主要表现为仪表端庄和举止文明 ③文明有礼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④文明有礼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促进友好交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答 案:C

解 析:①③④项,“前提”“促进”“有助于”都是习礼仪的原因分析,①③④三项正确;②项,“主要表现为仪表举止”是表现,不是原因,②项排除。故选C。

2、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  

  • A:张仲景
  • B:华佗
  • C:孙思邈
  • D:扁鹊

答 案:B

解 析: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他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

多选题

1、下列属于自强精神表现的是()  

  • A: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 B:与同学闹矛盾不认输
  • C: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 D: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答 案:ACD

解 析:ACD选项中的行为都是自强精神的表现,选项B中的行为不是自强精神,与同学闹矛盾应该静下心来找到矛盾点,进而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

2、根据材料的性质,区域活动的材料可分为()。  

  • A:成品材料
  • B:半成品材料
  • C:自然材料
  • D:辅助材料

答 案:ABC

解 析:根据材料的性质,区域活动的材料可分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自然材料。

主观题

1、根据下图,将“MathType(数学公式编辑器)V6.9 中文版”软件下载到“D:\software” 文件夹中。请从以下操作步骤中选出三个,以完成此项任务。

答 案:D;A;E

解 析: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在世界历史的当前时刻,几乎每个国家都必须在有待抉择的生活方式之间进行挑选。这种挑选却不是惯常自由的挑选。
一种生活方式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它突出地表现在自由制政府、代议制度、自由选举、对个人自由的保障、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和免于政治压迫的自由。
一种生活方式则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的。它所依靠的是:恐惧和压迫,报纸和广播受到控制,事先安排好的选举和个人自由的压制。
材料二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美国总统致国会的咨文
回答:
(1)这是哪个总统的咨文?
(2)材料二中列举的“两种生活方式”指什么?
(3)该咨文认为“两种生活方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实际又是怎样?
(4)材料二体现的政策叫什么?其本质和目的何在?

答 案:(1)杜鲁门。 (2)社会制度,第一种指资本主义制度,第二种指社会主义制度。 (3)第一种“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第二种“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这不符合实际,实际正好相反。
(4)杜鲁门主义。它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旨在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填空题

1、通过上网聊天,中学生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小燕视小Q为知已。当小Q向小燕介绍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人正是小Q。 (1)小燕家被盗反映了网络信息的什么特点?(2)请你列举两个属于网络陷阱的例子。(3)网络谣言危害社会稳定,我们上网时应注意什么?  

答 案:(1)反映了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有的人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虚假、不良信息,有的人则通过设置网络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2)①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②让汇款到安全账户的;③通过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④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⑤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⑥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3)不轻易把真实姓名和家庭信息告诉别人;也不要把电话信息告诉陌生人;在网上交友时,不要和陌生网友见面,学会保护自己隐私及人身安全。

2、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答 案:六

解 析: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