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15:49:28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2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 · 亨利,他们的代表作品依次是《羊脂球》《变色龙》和《老人与海》。
答 案:错
解 析:美国欧 · 亨利的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 作品。
2、《红楼梦》是产生于清代的古典白话小说。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A
解 析:B项,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C项,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D项,“红海行动”是电影名,应用书名号。
2、语段中的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答 案:C
解 析:“守猎”的“守”应为“狩”。
填空题
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原名(),现代诗人。诗中用了象征的手法。诗歌的中心句是()
答 案:艾青;蒋正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答 案:静女其姝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客观看待进步和退步 鼓励优秀和进步,惩戒落后和退步,无论是对待学生的成绩还是其他,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我们鼓励优秀和进步、惩戒落后和退步时往往会忽略这样的问题:优秀或落后、进步或退步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奖惩? 是不是从100分到98分就需要惩戒?而惩戒的方法就是给一记响亮的耳光? 100分到98分,确实是退步了,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微小的差距可能使结果有天壤之别。退步,的确需要惩戒。但是,我们进行惩戒前还是要思考这样的问题:2分的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需不需要用耳光来进行惩戒?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办法? 同样的,从55分到61分,有着6分的进步,鼓励是肯定要有的,但在鼓励时我们是不是还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更有效?鼓励后还需要做些什么?毕竟从结果看,98分和61分,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 为何人们对分数如此敏感呢?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唯分数论”在作怪。“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句流传广泛的话恰恰说明目前教育急功近利的特质。 分数很重要,但能力更重要,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会说:难道低分就高能吗?事实上,分数和能力未必成正比,当然更不成反比。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看待分数,更要正确看待进步和退步。 面对分数由100到98的变化,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客观分析,要思考为何会失去这2分,绝对不能主观臆断,不问青红皂白,奉行“退步就要挨打”的思想。 面对分数由55到61的改变,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同样要客观分析提高6分的原因:是题目出得容易,还是学生在这一阶段更加努力了?进步能不能延续? 所以,面对学生的分数,无论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都不要先理所当然地进行鼓励或者惩戒,而要先想一下分数提高、降低的具体原因,客观地看待学生的进步与退步。 当然,学生本人更要客观分析进步或退步的原因。进步了,要想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止步不前;退步了,要有“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境界,整理行装,再次跋涉。
2、教师节恰逢小明的班主任王老师生日,请以小明的名义给王老师拟一条表达感恩和祝福的微信。要求:行文中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不少于50字。
答 案:尊敬的王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也是您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衷心感恩您用质朴的情怀温暖学子的心灵,愿今后所有的美好幸福都与您相伴。
简答题
1、请结合文本二的观点,试举三例具体分析文本一中的“留白”及其艺术效果。
答 案:①对陈皮匠的女儿着墨很少,只是点到为止。让读者可以对陈皮匠女儿的职业身份和她对父亲传承古城文化、家族文化的默默支持和帮助展开丰富的想象。②对陈皮匠购书、每天待在藏书室整理书籍的行为描写得十分简略。这样就能够通过读者的想象,使陈皮匠对书籍精挑细选、对藏书整理工作躬耕不辍的形象更加丰满。③对陈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的场面没有展开细致描写。这样读者可以想象陈皮匠心愿即将实现的激动,教授如获至宝的惊喜,以及女儿为父亲和教授都能如愿的欣慰和高兴。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曰:“士卒得无恙乎?”曰:“士卒并分菽①粒而食之。”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曰:“将军朝夕刍豢黍梁②。”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使人数之曰:“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③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异日,有献一囊糗精④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⑤,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梁,何也?《诗》不云乎,‘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言不失和也,夫使人入于死地,而自康乐于其上,虽有以得胜,非其术也。子非吾子也,无入吾门!”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选自刘向《列女传》) 【注】①菽:豆类。②刍豢黍粱:刍豢,家畜;黍粱,精粮。③醇酒:美酒。④糗精:干粮。⑤嗌:咽喉。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你没听说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的事吗?有人献上一坛美酒,越王勾践派人倒在江的上游,让士兵到下游同饮江水,其实江水中并没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