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5:47:57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5月0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只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自然搞好了。”
答 案:错
解 析: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有其特点和发展规律,二者不能互相混淆和互相代替。(3)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它不能代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就会诱发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2023年3月6日,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行。
答 案:对
解 析:2023年3月6日,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行。故本题说法正确。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 案:错
解 析:(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我国开始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答 案:A
解 析: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正式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2、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哲学上讲,这体现了()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原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指矛盾的普遍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矛盾的特殊性。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答 案:D
解 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多选题
1、2023年1月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显示,我国大数据技术产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数据存储与计算、数据管理、________五大核心领域。
答 案:BCD
解 析:2023年1月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显示,我国大数据技术产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已形成数据存储与计算、数据管理、数据流通、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五大核心领域。故本题答案为BCD。
2、2022年,我国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和------两个关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答 案:AC
解 析:2023年1月19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数据,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2元,同比增长14.3%,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2022年,我国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故本题答案为AC。
3、2023年3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等首批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答 案:ABD
解 析:2023年3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首批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首批3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这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谁所有由谁管,标志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改革任务实现了落实落地,将为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产权支撑。故本题答案为ABD。
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答 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2)所谓一脉相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坚持马克思主义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所谓与时俱进,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精神运用于理论和实践的生动体现。(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