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4月25日

2023-04-25 13:17:19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4月2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条据是人们在钱物交往中写给对方的一种凭证。()

答 案:对

2、解说词是对人物生平事迹、旅游景点、展览陈列品(包括实物及图片)、影视新闻纪录片的画面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文身 诡谲 流金铄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B:桥礅 碑贴 原物壁还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C:简练 宽宥 犯而不较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 D:更迭 歆享 濯污扬清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答 案:A

解 析:B项,“碑贴”应为“碑帖”,“原物壁还”应为“原物璧还”;C项,“犯而不较”应为“犯而不校”;D项,“明枪易躲,暗剑难防”应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特别说明:文身和纹身两个都对

2、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连串的新鲜事。
  • B:他一进门说了一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 C: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这个钢铁性子,指导员摸得很熟。
  • D:“好吧,”我伸了伸胳臂叫道:“走!”

答 案:C

解 析:A项中“看到”不是提示语,冒号应去掉;B项引用是非独立引用,冒号应去掉,叹号应改为逗号,放在引号之外;D项冒号改为逗号

多选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以演绎生物学“物竞天择”学说为主题的散文,知识性很强,但文字清丽,极具可读性。
  • B:“石缝间的生命”,对于特定的时代来说,它就是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的象征。
  • C:写野草的文字,点化了白居易的诗句:经过烈火考验的野草在山崖石缝间自然能茁壮生长。
  • D:文章运用了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而参天的松柏则是事业有成的强者。
  • E:生命在困厄中顽强地生存与发展,辐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加美丽辉煌。

答 案:BE

2、下列对这篇短文的分析和品赏,正确的三项是()

  • A:文章在对早春冷雨后自蝴蝶命运变化描写的同时,也叙述了自己的绵绵情思,吟唱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
  • B:作者描写“我”三次心理变化的过程,一波三折,“我”的绵绵情思就在这曲折有致的叙述中展现出来。
  • C:作者笔下的那只白蝴蝶,是美丽而勇敢的春的“寻求者”的化身,在它的身上体现了春之生灵争春的勇气。
  • D:第3自然段问白蝴蝶要飞到哪儿去?而短文的后面又有暗示: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求“火、热、光明、生命”。
  • E:本文全文不过千字,作者心细如发,笔纤似针,行文跌宕多姿,充分体现了刘白羽散文的风格:细腻、激越、壮美。

答 案:ACD

主观题

1、理解第③段中括号的句子,为什么说“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

答 案:因为我们现在从事的事业,在千百年后的人们看来,如同今天我们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是首创。后人会崇敬我们的首创精神。

2、第②段中括号中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 案:第②段括号中的句子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关中和四川的沟通势在必然。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中加括号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 案:名作动,为王

2、()。在乎山水之间也。

答 案:醉翁之意不在酒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