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1月13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17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1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就会启发显著的生理变化”中的“生理变化”指的是()。  

    A植物体内部的相互影响以实现遗传性状。

    B植物为了生存,适应环境的变化与胁迫。

    C植物的敏感部位发出的信使在体内传递。

    D植物的某些部位接受刺激发生的反应效应。

  • 2.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

    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

    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成分外,其余诗句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

  • 3. 人,这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巍峨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波涛,而汹涌的波涛却摧不折人类精神鼓起的风帆,() ,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①水渗人了人的灵魂,合成人血肉之躯
    ②水在合成人血肉之躯的同时,也渗入了人的灵魂
    ③在大海的背景下,我听见了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的呐喊
    ④听吧,在大海的背景下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在呐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 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红缨。从审题的角度(要求以“红缨”为题作文)说,它对习作者有哪些要求?本文作者是怎样完成这些要求的?
  • 2. 作者认为“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对宋诗评价,作者的“适当的比例感”表现在哪里?(不超过40个字)  
  • 3. 文中写一棵古树的用意是什么?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 3.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 1. 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