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2月1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2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2月1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曹刿论战出自《战国论》()  

    A

    B

  • 2.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观:泉流石上。()  

    A

    B

  • 1.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重霾之下,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谈何健康中国!重霾之下,花草也被伤害,谈何美丽中国!重霾之下,连呼吸都不畅通,谈何幸福中国!”当何维委员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连发质疑时,人民大会堂里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不约而同爆发的掌声,最能代表与会者的真实心声。正因如此,难道我们还要故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在改革继续前行的道路上,经济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要统筹兼顾,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

    A选段运用“重霾之下……谈何……”的排比句式,强有力地突出了重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B选段中“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何维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

    C选段中“难道我们还要故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运用反问,强调我们不应迷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兼顾环境的治理。

    D选段中“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平衡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关系的难度与风险。

  • 2. 下列各句和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C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1. 下列句子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有()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 下面这段主持词中,表达完全得体的两项是() 在这个月朗风清、金桂飘香的仲秋之夜,我们诗社有幸邀请到了①“忝列”中国十大朗诵名家的李慕林教授。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教授的②“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接下来,李教授将围绕“古典诗词吟诵方法”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③“真知灼见”,请大家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④“姑妄听之”,做好笔记。  

    A

    B

    C

    D

  • 1. 元旦就要到了,请你当一回节目主持人,为我们班级组织今天的联欢会吧!
  • 2. “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请列举3个这样的优秀人物。
  • 1. 天台四万八千丈,()。
  • 2.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