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2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3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2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其作用是()。  

    A形象地说明右脑在记忆中的巨大作用。

    B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需要大量接收和储存信息。

    C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的巨大功能。

    D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接收信息时的特点。

  •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_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______。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______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甄别、周游 

    B曲解、鉴别、漫游

    C误解、鉴别、漫游 

    D曲解、甄别、周游

  •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位作家说,要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_。  

    A装载、徜徉、致使、割爱

    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

    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

    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

  • 1. 作者认为“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对宋诗评价,作者的“适当的比例感”表现在哪里?(不超过40个字)  
  • 2. 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红缨。从审题的角度(要求以“红缨”为题作文)说,它对习作者有哪些要求?本文作者是怎样完成这些要求的?
  • 3. 文中写一棵古树的用意是什么?  
  • 1. 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2.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3. 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 1. 文章开头第二段对大旱场景进行了描写,试分析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