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5月21日

2025-05-21 14:37:32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5月21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宁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中加[]关联词语用法正确。()  

答 案:对

解 析:宁可:意思是在汉语中表示在权衡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择其中的一面

2、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下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答 案:错

单选题

1、“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一句是()。  

  • A:何事秋风悲画扇
  • B:相见争如不见
  • C:两重心字罗衣
  • D:斜阳却照深深院

答 案:A

解 析: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作者: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 B:据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确切的。”
  •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
  • D: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克思在语言和风格问题上十分考究,有时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他对于语言的简洁和正确是一丝不苟的”,“马克思是个严格的修辞家;他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104、108页)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问号和引号的使用。A项不应用问号,因为后文决定了不是直接疑问。B项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因为引文是句子中的一部分。D项错误有三处,直接引了三段原话,最末一个句号在引号之内是正确的。而前两段引的原话,句末逗号应去掉,应在引号之内加句号。最后那句引文中间无须加分号。

多选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

  •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答 案:ADF

2、下列诗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答 案:BCD

解 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A项中“凄凄”错误,应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其他选项均正确。故选BCE。

主观题

1、文章以“闹市闲民”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析这个标题的妙处。  

答 案:标题“闹市闲民”,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及其所处的环境,“闹市”“闲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2、选文第⑦段加点词语“一些”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答 案:“一些”是“一部分”的意思,起修饰限制“数量”的作用;说明我国在脑科学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并不是全部。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填空题

1、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形象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莫里哀的《怪吝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________________,果戈理的《死魂灵》中的________________。  

答 案:夏洛克  阿巴贡  葛朗台  泼留希金

2、()。在乎山水之间也。

答 案:醉翁之意不在酒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