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5月21日

2025-05-21 12:03:55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5月21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 案:错

解 析:(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和消灭资本主义,相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来讲,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②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就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而是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2、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答 案:错

解 析:该命题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1)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2)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只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单选题

1、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具体到科学文化领域所采取的方针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B:团结——批评——团结
  •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答 案:A

2、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此次奥运会,位列金牌榜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

  • A:美国、中国、英国
  • B:中国、美国、英国
  • C:美国、中国、俄罗斯
  • D:中国、美国、俄罗斯

答 案:A

解 析: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金牌榜前三名的是美国46枚,中国38枚,英国29枚

多选题

1、旧唯物主义的两大根本缺陷是()

  • A:没有把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底,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 B:否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C:不懂得辩证法,把世界看成是凝固不变的
  • D:把世界看作是由内在矛盾引起的自己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答 案:AC

解 析:旧唯物主义的两大根本缺陷:一是没有把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底,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二是不懂得辩证法,把世界看成是凝固不变的,否认世界是由内在矛盾引起的自己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

  • A:二元论错误
  • B:经验主义错误
  • C:教条主义错误
  • D:冒进主义错误

答 案:BC

解 析: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要么走向唯理论,即否认感性认识而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么走向经验论,即否认理性认识而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导致实践中的经验主义。

主观题

1、简述劳动创造了人。

答 案:劳动创造人,主要含义如下:(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2)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
②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外壳,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
③劳动合作的需要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答 案:正确。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论述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答 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为:(1)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也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4)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5)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2、论述如何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

答 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顾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总结出4条重要经验。这4条重要经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这一条讲的是党的政治路线问题。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29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我们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不可能走到今天,更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点必须高度清醒、毫不动摇。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一条讲的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改革开放是我们党解放思想的结果,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关系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到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具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全面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要勇于坚持,就要下决心向前推进。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条讲的是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力量,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把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与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4)“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一条讲的是改革的方法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是我们党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讲的是科学态度问题。胆子要大,就是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就是要有一股“冒”的勇气、闯的劲头。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谋划、慎重考虑、科学决策,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发生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讲的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既要从全局的高度对改革进行谋划和设计,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能改的就改,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能改的坚决守住;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讲的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问题,既要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又不能平均用力,必须突出重点,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首先取得突破,以此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讲的是执行力问题。任何改革决策都要靠具体的部门、单位和人民群众去贯彻执行。如果各方面各层次对改革认识不统一,理解不一致,就不可能在实践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这些方法论方面的经验,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探索意义。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