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3月07日

2025-03-07 12:21:02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3月0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元初,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历法精密程度较以往大为提高。下列能够反映郭守敬天文学成就的是()

  • A:“太初历”
  • B:《授时历》
  • C:《大衍历》
  • D:“十二气历”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元代科技成就。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A、C、D三个选项分别出现于西汉、唐代和北宋。

2、河流L1、L1、L1依次是

  • A: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 B: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
  • C: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
  • D: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世界重要河流的分布。根据经纬度及北冰洋和贝加尔湖的位置,可判断L1为鄂毕河,L2为叶尼塞河,L3为勒拿河。

3、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是()

  • A:《资政新篇》
  • B:《天朝田亩制度》
  • C:《临时约法》
  • D:《同盟会章程》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的目的是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中共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内容包括()。 ①打倒军阀 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③实现共产主义 ④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答 案:C

解 析:中共二大准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因此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奋斗目标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党的最低纲领,也就是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5、据图推测,世界人口达到80亿的年份可能是()。

  • A:2020年
  • B:2023年
  • C:2026年
  • D:2029年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据图7分析,1975~1987年,间隔12年,世界人口从40亿增长到50亿;1987~1999年,间隔12年,从50亿增长到60亿;1999~2011年,间隔12年,从60亿增长到70亿,可知人口增长10亿对应时间间隔是12年。2011+12=2023,故选B。

主观题

1、简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答 案: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均在这个时期发明和被广泛使用,并传到了欧洲等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欧洲人使用活字排版印刷早了400多年;我国宋代指南针已经普遍用于航海,后来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十二气历”早于英国800年;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准确计算出一年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几乎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火药在宋元时代被广泛用于军事,传到欧洲后,启发了近代化学的产生。这些均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遥遥领先于世界,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中国古代文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2、材料一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本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 
——摘自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8年8月14日)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结合1937年7月至9月的形势,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建立的?(11分) 

答 案:(1)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并派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 (3)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4)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对日作战。 (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6)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西气东输线路依次(自西向东)经过()、()、()、()、()、()等6个省区。
(2)图中①—②—③自然植被类型呈现()—荒漠草原—()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3)关于图中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答 案:(1)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2)草原、荒漠、水分
(3)C
(4)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植被稀疏。
(5)有利影响:对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4、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答 案: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势力能够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力;倒幕派建立政权后,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的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5、下面是《资治通鉴》里的一段记载: 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请回答:
(1)上述文字叙述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文中说的“除去秦法”,是指哪一朝的法律?“沛公”是谁?
(2)根据上述文字和课文中所学,简单分析这位“沛公”因何会取得成功?
(3)由上述这段史实,你还可以联系到“沛公”此后又采取过什么样的政策?  

答 案:(1)是楚汉战争时期的事情。“除去秦法”是指秦始皇和秦二世时代的苟暴刑法。沛公即刘邦。 (2)①沛公注重政策,约法三章保护人民,不居功自傲,拒收秦民牛、羊、酒食,取得了人民拥护。 ②沛公又取得了富绕的关中地区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3)刘邦建立西汉以后,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对人民实行减轻剥削和宽舒的措施。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5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