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3月28日

2025-03-28 14:48:18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3月2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曹刿论战》出自《战国策》。()  

答 案:错

解 析:《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答 案:错

解 析:“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了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比喻是将头发比作青丝和白雪;夸张在于一天之间白头,生动形象写出了苍老的速度快。”

单选题

1、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 A:速度飞快
  • B:时光飞逝
  • C:小马过河
  • D:骏马勇敢

答 案:B

解 析:出自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2、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B: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 C: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 D: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答 案:B

解 析:A是借代,“一针一线”代“群众”的财物,部分代主体。C是借代,“花白胡子”代“人”,特征代本体。D是借代,“雷锋”代“做好事的人”,专名代泛称。B是比喻,“麻粒儿大的事”喻指“小事情”。

多选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

  •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答 案:ADF

2、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B: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 案:CD

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A项,“繁双鬓”,改为“繁霜鬓”。B项,“其黄而殒”改为“其黄而陨”。故选CD。

主观题

1、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阳光”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阳光  温柔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阳光  晒得东西要发火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情景一:暖融融的阳光洒在雾海里,像一股骀荡的春风,像母亲的手臂,温柔地抚摸着这片大地,抚摸着那些正在复苏的冰冷的生灵。 情景二: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没有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晒得东西要发火。

解 析: 

2、本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并说说它的具体作用。

答 案:第⑤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资料越丰富,理解越正确,鉴别力也就越可靠。

填空题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
玁狁孔棘

答 案:棘一急

2、竹喧归浣女,()。

答 案:莲动下渔舟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