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4月19日

2025-04-19 15:55:19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4月1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 案:对

解 析: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的必然的自身的运动,从而揭示了事物为什么发展这个世界观的方法论中十分重要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事物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量变和质变及其转化这种形式,为什么会形成否定之否定这样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其实质也是对立面的统一。(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事物就是矛盾,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唯物辩证法,就是教导人们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推动事物的发展。

2、认为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女孩软弱、无主见,南方人精明,北方人厚道。这是刻板效应。()

答 案:对

解 析: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对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应该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而忽视事物的个体差异。

单选题

1、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的重要会议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是()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B: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
  • C: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
  • D: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

答 案:C

2、通过观察实验,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博士把人与人交往空间划分成四种区域或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等。下列属于社交距离的一项是()

  • A:0.15m~0.46m
  • B:0.46m~1.20m
  • C:1.20m~3.70m
  • D:3.60m~7.60m

答 案:C

解 析:公众距离约3.7-7.6米
社交距离大概是120~370cm
个人距离大概从45cm~120cm
亲密距离15厘米之内

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与屈原有关的是()

  • A:端午节
  • B:《离骚》
  • C:楚国人
  • D:我国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

答 案:ABCD

解 析: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著有《离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被认为我国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以楚辞的形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新篇章,展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注: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是屈原,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屈原。《离骚》《涉江》《哀郢》《国殇》《渔父》《卜居》等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重大元素。《九歌》等都是浪漫主义。中国第一个现实与浪漫主义诗人是屈原是没有错误的。很多人认为屈原只是浪漫主义诗人的认知是错误的。其实屈原的很多诗作是现实主义。只是以浪漫主义手法呈现。《离骚》的香草美人的美政思想,其实就是针对楚国的现实而提出的理想。

2、孟子的教育内容是()

  • A:人伦教育
  • B:道德教育
  • C:权术教育
  • D:法律教育

答 案:AB

主观题

1、请完成拉腿蹦子。  

答 案:评分标准 A、考生可完成其中3-5项,动作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好 B、考生可完成其中1-3项,动作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好 C、考生可完成其中1-3项,动作准确性稍差,力度、高度、速度稍差 D、考生可完成其中几项,但动作不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差  

2、请完成点翻身、串翻身。  

答 案:评分标准 A、可以连贯完成翻身,数量达到8-16个,力度、速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 B、可以连贯完成翻身,数量达到5-8个,力度、速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 C、可以连贯完成翻身,数量达到1-5个,力度、速度、稳定性不好或姿态不准确 D、无法完成此项  

简答题

1、试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及意义。  

答 案:(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①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反复思考和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搞清这一问题,是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②在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思考,邓小平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意义: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科学回答,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它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2、试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答 案:(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具有伟大的意义:①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的强烈愿望。②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新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课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必然性。③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