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07日

2025-02-07 14:53:54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0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描绘出一幅山中拂晓的画面:秋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答 案:错

解 析: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秋天的傍晚,刚下过一阵细雨,空气清新、幽静,山居住所笼罩在一片烟雨迷离的氛围中。故错误

2、“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这句话韵律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  

答 案:错

解 析:运用了押韵,押ao音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 B: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拖泥带水”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拖泥带水”)就不可避免。
  • C: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 D: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答 案:B

解 析:考查知识点:辨析词语思路分析与延伸:错误项分析:B、应该用“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拖泥带水”:比喻做事不干净利落。其余选项的词语:A、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C、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D、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只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批评家来帮我分析:哪几步迈得对,哪几步迈得不对,怎样才能进步更快而不至于走过多的弯路?
  • B: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 C: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D:当科学发展到几乎“无所不包”之时,它也就从这无所不包之中泯灭了自身;既然什么研究都是比较文学,那比较文学就什么都不足。

答 案:D

解 析:A问号改为句号;B两处分号改为逗号;C句末引文中的句号移至引号外

多选题

1、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B: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 案:CD

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A项,“繁双鬓”,改为“繁霜鬓”。B项,“其黄而殒”改为“其黄而陨”。故选CD。

2、下列句子括号里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B: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 C:范增数(目)项王
  •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答 案:AC

解 析:A“一觞一咏”中的觞是词类活用,意为饮酒,名词活用为动词;B(固):名词,险固的地势;C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为用眼睛提示;D“从”:使动用法,使什么跟从。故选AC。

主观题

1、写一段话,用上“窗子”*绿色”这两个词语,要求有意境、有情节、有哲理。(不超过60个字)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小云看着窗子外面那棵刚发芽的老梧桐,浅绿色渐染了乍暖还寒的初春。再看看自己渐好的身体,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那不是树叶的绿色,那是生命的绿色。

解 析:[解析] [关键点提示] “窗子”可以透进阳光,象征着光明;“绿色”象征着生命、希望。据此分析,可结合某人的某件事及其从绿色中得到的启示来写。

2、请指出下面启事存在的问题。

答 案:这则寻物启事存在以下3个问题:(1)没有写清所丢手表的具体特征。(2)没写联系方式。
(3)措辞缺乏礼貌。

填空题

1、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君何以知之()

答 案:宾语前置

2、主人何为言少钱,()。

答 案:径须沽取对君酌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