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10日

2025-02-10 14:58:32 来源:人人学历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2月10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求职信是指向用人者或者有关单位推荐人才的专用书信。()

答 案:错

2、“道是无情却有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是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答 案:错

解 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单选题

1、下面语段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 A:蔚为大观
  • B:自顾不暇
  • C:争奇斗艳
  • D:鱼目混珠

答 案:B

解 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B项,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句中是说“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让人看不过来,不和语境,应改为“目不暇接”。A项,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使用正确。C项,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使用正确。D项,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使用正确。故选B。【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狐假虎威
  • B:不假思索
  •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答 案:D

解 析:D项中的“假”是“宽容”的意思。例句和A、B、C项中的“假”均为“借助”的意思。

多选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

  •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答 案:ADF

2、下列默写,全部正确的两项是()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D:宁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答 案:AC

解 析:B项,“螯”;D项,“溘”。

主观题

1、小海要参加县里的朗诵比赛,为此他每天都练习到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海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都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读什么东西。”小海谦虚地说:“张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努力。”(1)张伯伯要强调的意思:()
(2)小海理解的意思:()
(3)如果你是小海,可以这样回答:()

答 案:(1)你的朗读声音太大影响大家休息了。(2)张伯伯表扬他学习刻苦。(3)对不起,影响您休息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2、在浩无际涯的爱琴海上,由希腊苍老而洁白的石头,作者想到了什么?

答 案:作者由爱琴海边上的那些苍老而洁白的石头引发联想,想到了爱琴王那个悲痛欲绝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古老的石头确实具有历史美和文化美。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答 案:【非淡泊无以明志】

2、竹喧归浣女,()。

答 案:莲动下渔舟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