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7:40:01 来源:人人学历网
2025年高职单招《生物》每日一练试题04月0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有关胞吞、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答 案:D
2、用普通培养液培养分裂活跃的真核细胞,在培养液中添加’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几分钟,将细胞转移到普通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直至完成一次DNA的复制过程。从上述细胞中分离染色体并进行放射自显影,其中一个DNA分子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答 案:C
多选题
1、以下属于脐带血中有功能造血干细胞的特点的是()(填字母)。
答 案:ABC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文中信息可知A、B、C均正确,NOV发挥作用后,造血干细胞总量几乎不变,D错误。
2、结合本文信息分析,以下过程合理的是()。
答 案:ABD
主观题
1、科研人员对有丝分裂过程中线粒体的分配机制进行了研究。
(1)图1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
①图1中,染色体:DNA=1:2的细胞包括()(填字母)。
②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蛋白D变为激活状态且会结合到线粒体的特定位置,随后观察到线粒体的数量增加。据此推测,激活的蛋白D的作用是()。
(2)科研人员用细胞松弛素(可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处理分裂期的细胞并染色,与未处理的正常细胞比较,可观察到线粒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①图2显示,(),这说明细胞骨架保证了有丝分裂过程中线粒体的正确分布。
②已有研究表明:肌动蛋白M19上有细胞骨架和线粒体膜蛋白的结合位点。为探究细胞骨架与线粒体分配的关系,科研人员抑制M19的表达,检测细胞骨架和线粒体分布情况。
a.细胞骨架不能形成正确的“绳索状结构”
b.细胞骨架正常形成“绳索状结构”
c.线粒体分布与细胞松弛素D未处理组相同
d.线粒体分布与细胞松弛素D处理组相同
若发现()(填字母),结合②的结果,可说明M19将线粒体锚定在细胞骨架上,且细胞骨架形成“绳索状结构”以保证线粒体的均匀分布,最终较为均等地分配至子代细胞中。
(3)有丝分裂中,遗传物质经过(),线粒体等细胞器也发生(),从而在细胞的亲子代之间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和子代细胞之间物质分配的均质性。
答 案:(1)①a、d②引发线粒体复制 (2)①对照组线粒体均匀分布,实验组线粒体集中分布②a、d (3)复制后平均分配复制后平均分配
2、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了准确检测还原糖的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并且提取液的颜色(),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
答 案:(1)葡萄糖;斐林 (2)三;充分;浅
填空题
1、金冠苹果和富士苹果是我国主要的苹果品种。研究人员以此为材料,测定常温贮藏期间苹果的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在贮藏过程中,苹果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分解糖类等有机物,产生()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储存在()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2)结果显示,金冠苹果在第()天呼吸速率达到最大值,表明此时有机物分解速率()。据图分析,富士苹果比金冠苹果更耐贮藏,依据是()
(3)低温可延长苹果的贮藏时间,主要是通过降低()抑制细胞呼吸。要探究不同温度对苹果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思路是()
答 案:(1)CO2 ATP (2)28 最大 富士苹果呼吸速率持续较低,且呼吸速率达到最大的时间比金冠苹果显著延后 (3)酶的活性 设置一系列温度,其他条件相同 且适宜,分别测定苹果的呼吸速率
2、下图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示意图。字母A~D表示化学物质,数字①、②表示过程。
(1)①所示过程以()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作为原料合成B,催化此过程的酶是()
(2)②所示过程中,[C]()识别B的序列,按B携带的信息合成具有一定()序列的D。
答 案:(1)DNA 核糖核苷酸 RNA 聚合酶 (2)转运RNA(tRNA) 氨基酸
简答题
1、学习下列材料,回答(1)~(3)题。
mRNA技术带来新一轮疗法革命
蛋白替代疗法一般用于治疗与特定蛋白质功能丧失相关的单基因疾病。由于酶缺失或缺陷引起的疾病可以用外源供应的酶进行治疗。例如,分别使用凝血因子VⅢ、凝血因子IX治疗A型、B型血友病。然而,一些蛋白质的体外合成非常困难,限制了这种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基于mRNA技术的疗法,是将体外获得的mRNA递送到人体的特定细胞中,让其合成原本缺乏的蛋白质,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把mRNA从细胞外递送进细胞内,需借助递送系统。递送系统能保护mRNA分子,使其在血液中不被降解。纳米脂质体是目前已实现临床应用的递送系统,可以保证mRNA顺利接触靶细胞,再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
研发mRNA药物遇到一个难题:外源mRNA进入细胞后会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出现严重的炎症。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成功对mRNA进行化学修饰,将组成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如图甲所示),修饰过的mRNA进入细胞后能有效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大大降低了炎症反应,蛋白合成量显著增加。两位科学家因此获得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理论上,蛋白质均能以mRNA为模板合成。因此有人认为mRNA是解锁各类疾病的“万能钥匙”,可以探索利用mRNA技术治疗蛋白质异常的疾病,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1)推测用于递送mRNA的纳米脂质体中的“脂质”主要指()
(2)尿苷由一分子尿嘧啶和一分子核糖组成,一分子尿苷再与一分子()组合,构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将mRNA的尿苷替换为假尿苷,其碱基排列顺序()(填“改变”或“未改变”)。mRNA进入细胞质后,会指导合成具有一定()顺序的蛋白质。
(3)文中提到,mRNA是解锁各类疾病的“万能钥匙”。图乙为用mRNA技术治疗疾病的思路,请补充I、Ⅱ处相应的内容。I.();Ⅱ().
答 案:(1)磷脂 (2)磷酸 未改变 氨基酸 (3)基因 mRNA
2、学习以下材料,请回答(1)~(4)题。
染色体融合与物种演化
在生物演化历程中,啮齿类动物大约经过100万年才会出现3.2~3.5次染色体融合。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人工染色体融合。他们将小鼠(2n=40)胚胎干细胞中一条4号染色体和一条5号染色体首尾相连(如图a),获得了Chr4+5的胚胎干细胞。他们还通过不同方式连接细胞中的1号染色体和2号染色体(如图b),分别获得了Chrl+2和Chr2+1的胚胎干细胞。
利用不同的胚胎干细胞最终培育出113个Chr4+5胚胎、355个Chrl+2胚胎以及365个Chr2+1胚胎,将这些胚胎分别转移到代孕鼠子宫内。其中Chr2+1胚胎寿命均不足12.5天,无法发育成小鼠,Chr1+2和Chr4+5的胚胎均能发育成小鼠。研究发现,8周龄的Chr1+2小鼠比野生型焦虑且行动迟缓,而Chr4+5小鼠的表现与野生型相似。进一步测试这些小鼠的生殖能力,只有Chr4+5小鼠和野生型交配产生了后代,但生殖成功率明显低于野生型,这反映出染色体融合对新物种的产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尽管本研究对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比较有限,但小鼠出现的异常行为和繁殖力下降等现象,表明染色体融合对动物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提示染色体融合是物种演化的驱动力。
(1)染色体是真核生物()的主要载体。
(2)小鼠的人工染色体融合是可遗传变异来源中的()变异。据文中信息判断,
Chr4+5小鼠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3)依据文中信息,染色体融合对小鼠产生的影响有()
(4)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判断染色体融合是有利变异还是有害变异,并说明理由:()
答 案:(1)基因 (2)染色体 39 (3)胚胎死亡、焦虑、行动迟缓、不能繁殖、繁殖 力下降(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4)观点与理由相符(合理即可) 参考样例: 有害,理由是个体的性状是进化形成的适应性 特征,一旦变异,通常不适应当前的环境; 有利,理由是对种群而言,染色体融合为生物进 化提供原材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个别染色 体融合方式可能使个体在新环境中获得生存和 繁殖的优势,利于种群的进化和发展